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 收录期刊
日本JST China 收录期刊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39卷  第2期

地基与基础
西安SXD工程四节承力盘DX挤扩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沈保汉, 王海燕, 刘振亮, 贺德新
2009, 39(2): 1-7.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1
摘要:
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对桩身穿越黄土地层并设置在可塑粉质黏土中的四节承力盘DX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其荷载传递机理,并对该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
武汉WW工程四节DX挤扩灌注桩的试验研究和应用
沈保汉, 王衍, 周青春, 贺德新, 刘振亮
2009, 39(2): 8-15.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2
摘要:
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对以稍密粉砂、中密粉砂和中密粉细砂为承力盘持力层和以中密粉细砂为桩端持力层的四节DX挤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并对桩侧阻力、盘端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最后对DX桩在WW大厦的应用情况给予介绍。
唐山HTW电厂工程单节和两节DX挤扩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沈保汉, 王海燕, 孙君平, 贺德新, 李彦利, 刘颖, 曾雅杰
2009, 39(2): 16-25,122.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3
摘要:
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对以粉细砂为承力盘和桩端持力层的单节和两节DX挤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并分析其荷载传递机理,对这两种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南阳HNR热电厂工程单节和两节DX挤扩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沈保汉, 王衍, 刘振亮, 贺德新, 耿瑜平
2009, 39(2): 26-37.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4
摘要:
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在膨胀土地基中对桩身穿越大气影响深度并以硬塑黏土为承力盘和桩端持力层的单节DX挤扩灌注桩及以硬塑黏土为上承力盘持力层和以硬塑坚硬黏土为下承力盘和桩端持力层的两节DX挤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其荷载传递机理,并对两类桩的侧阻力、盘端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河南HMQ电厂两节DX挤扩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沈保汉, 兰岚, 王衍, 刘振亮, 贺德新
2009, 39(2): 38-44,63.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5
摘要:
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对以粉细砂为承力盘和桩端持力层的两节DX挤扩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其荷载传递机理,并对桩侧阻力、盘端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及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北京BGFD风电场两节DX挤扩灌注桩抗压和抗拔承载力机理的试验研究
沈保汉, 王衍, 赵辉, 周晓波, 王醒, 贺建东, 贺德新, 齐志诚
2009, 39(2): 45-54,79.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6
摘要:
通过现场抗压和抗拔静载试验,对以粉细砂和黏质粉土为上、下承力盘持力土层和以黏质粉土为桩端持力土层的两节抗压DX挤扩灌注桩及以砂质粉土和粉砂层为上、下承力盘持力土层的两节抗拔DX挤扩灌注桩的抗压和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其承载机理,并对桩侧阻力、盘端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为该工程的应用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内蒙NBZK电厂三节和四节DX挤扩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沈保汉, 王衍, 齐迪, 张新生, 孙君平, 贺德新, 兰岚
2009, 39(2): 55-63.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7
摘要:
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对以硬塑黏土和坚硬黏土为承力盘和桩端持力层的三节和四节DX挤扩灌注桩以及以砾砂为桩端持力层的直孔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荷载传递机理,并对桩侧阻力、盘端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及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建筑规划、设计及建筑艺术
燕山大学西校区二、三组团规划设计
刘华奇, 孙志坚, 詹丽
2009, 39(2): 64-66,71.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8
摘要:
通过对燕山大学西校区二、三组团中标方案和修改方案的比较分析,指出场区内组团规划设计方案的两个原则是:一,系统论原则,注意组团规划与总规关系,保证规划的系统性和统一性;二,场区内各组团的规划调整应以实事求是为准则。
地下建筑节能设计浅析
刘文杰, 缪小平, 程宝义, 马喜斌, 吴立中
2009, 39(2): 67-71. doi: 10.13204/j.gyjz200902009
摘要:
地下建筑的运行能耗问题有其特殊性。按照影响地下建筑运行能耗的主要因素:埋深和内扰,对地下建筑进行了分类,指出地下建筑节能的途径、性能性方法和规定性指标;其中,性能性方法的实施依赖于专门针对地下建筑的能耗分析软件。规定性指标方面则主要探讨地下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防潮设计。
建筑表皮的二象性特质分析
宿忠臣
2009, 39(2): 132-134. doi: 10.13204/j.gyjz200902026
摘要:
表皮概念源于生态学,引入建筑学领域后被赋予了更新、更丰富的内容。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表皮,将系统论中的二象对偶结构理论引入建筑表皮设计中,从建筑外部形态(虚与实)、建筑外表面装饰(简与繁)、建筑表皮所采用的材料和建筑表皮的自适应(静态与动态)等几个方面对建筑表皮中二象性元素进行分析比较,力求为建筑表皮的研究创作开辟新的视野。
关于城市滨水景观共享性设计的思考
王美达, 杨庆峰, 赵秋雯
2009, 39(2): 135-137. doi: 10.13204/j.gyjz200902027
摘要:
滨水区是城市景观空间的灵魂所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极强的共享性特点。随着城市滨水景观功能的变迁和现代人群社会心理的转变,为共享性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滨水区的共享性设计不但是一种较前卫的设计理念,还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强大的生命力更在社会意识中得到广泛的体现。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正交各向异性和等效各向同性板计算方法
尚仁杰, 吴转琴, 李佩勋
2009, 39(2): 72-75,93.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0
摘要:
通过分析得到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正交各向异性主刚度存在着D3=D1D21/2的关系;从正交各向异性板挠曲面的偏微分方程出发,保持一个主方向尺寸不变x1=x,将另一主方向的尺寸做线性缩放y1=k-1/4y,并保持弹性模量与第一主方向相同E=E1,泊松比=121/2,将原来的正交各向异性板等效为一块各向同性板,通过分析得到:各向同性板任意点的挠度就是原正交各向异性板对应点的挠度,各对应点内力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Mx=Mx1、My=k1/2My1、Mxy=k1/4Mx1y1。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
巨型框架-次框桁架结构体系隔震减震性能研究
陈淮, 盛朝晖
2009, 39(2): 76-79.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1
摘要:
通过在巨型框架-次框桁架结构中增加隔震装置,得到巨型框架-次框桁架结构隔震减震体系。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该隔震减震体系进行了隔震减震动力时程计算,得到该结构体系在多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巨型框架-次框桁架结构隔震减震体系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体系,可改善巨型结构的受力,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主、次框架顶点位移相对于巨型框架-次框桁架结构的顶点位移明显减小,主框架位移最大减少约47%,次框架最大减少约64%;主框架地震内力最大值响应低于巨型框架-次框桁架结构,剪力减少约33...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
罗青儿, 王蕴, 翁煜辉, 程文瀼
2009, 39(2): 80-83.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2
摘要:
介绍一个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柱节点与另一个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柱节点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梁柱间采用齿槽接头,梁的主筋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的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是可靠的;试验还表明,节点处楼板内的钢筋对梁负弯矩承载力的贡献是很大的,不容忽视,否则就不能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
空间RC框架夹心节点与传统节点抗震性能对比试验
刘建伟, 李英民, 杨治洪, 夏洪流, 单亮
2009, 39(2): 88-93.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4
摘要:
为揭示钢筋混凝土框架夹心节点与传统节点抗震性能的差别,对空间中节点、空间端节点和空间角节点3组共6个试件进行对比试验,重点针对受力性能、变形性能、耗能性能以及梁筋粘结锚固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夹心节点抗震性能稍劣于传统节点,但在保证抗剪承载力等性能的前提下用于工程实践是可行的。
建筑材料
混凝土-钢筋粘结破坏过程的凯塞效应研究
欧阳利军, 吕海波, 赵艳林, 宋玉峰
2009, 39(2): 84-87,99.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3
摘要:
通过直流电腐蚀得到7种不同腐蚀程度的混凝土中心拔出试件,并对这些试件进行粘结破坏试验,同时采用声发射仪监测试验过程。声发射仪监测前先通过模拟加载和断芯试验以确定适合拔出试件的检测参数值。通过对试件粘结破坏过程的事件数进行分析,验证了混凝土粘结破坏初期的声发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工程加固中环氧结构胶的耐老化性能
彭勃, 潘荣, 单远铭
2009, 39(2): 94-96.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5
摘要:
采用沸煮法研究固化剂、纳米填料、偶联剂等因素对环氧结构胶耐老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化剂复配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环氧结构胶的耐老化性能;掺加纳米填料、使用合适的偶联剂有利于改善环氧结构胶的耐老化性能。
新型组合结构柱性能研究
于峰, 武萍
2009, 39(2): 97-99.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6
摘要:
PVC-FRP管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它是在PVC-FRP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为验证PVC-FRP管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将PVC-FRP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与已有约束混凝土柱进行比较,包括承载力、应力-应变关系和延性。结果表明,PVC-FRP管混凝土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施工方便、自重小、耐久性好等优点。PVC-FRP管混凝土柱为结构体系的创新提供新的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建筑施工
CFRP板条嵌入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梁金福, 燕柳斌, 赵君君, 刘齐茂
2009, 39(2): 100-102,117.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7
摘要:
在碳纤维板不同的嵌贴长度、嵌贴数量、开槽净间距、混凝土强度及配筋率作为试验因子的条件下,对8根矩形截面梁进行单调加载试验,研究不同加固条件对加固梁的破坏形态、刚度变化、裂缝开展情况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加固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和刚度,较好地约来了裂缝的发展。
青岛铁道大厦爆破拆除施工技术
苗吉军, 王俊富, 刘延春, 孙更强, 范学臣, 王海峰
2009, 39(2): 128-131. doi: 10.13204/j.gyjz200902025
摘要:
近年来,青岛火车站旅客吞吐量与日俱增,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为此火车站进行了重新规划改造,约计40 000 m2建筑物需要拆除,其中部分建筑物采取爆破方式拆除。根据规划需要,结合爆破场地实际情况,决定采取控制爆破方法对铁道大厦综合楼实施拆除。在拆除过程中,针对建筑物的不同构件,采取了不同的爆破方法,确定了布孔方式,孔网的间距、排距,爆破开口的各种参数、爆破弹药用量等,此外还确定了其他辅助措施。经监测,爆破效果理想,大厦按照设想的方向和范围倒塌,建筑体完全破碎,爆破拆除效果较好。
钢结构
夹芯彩钢墙面板节点抗剪试验研究
于航, 查晓雄, 秦培成, 钟善桐
2009, 39(2): 103-105,37.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8
摘要:
通过对与檩条连接的岩棉夹芯墙面板节点抗剪试验,研究夹芯彩钢墙面板在受到自重以及由上面传下来荷载时,其连接节点的受力形式以及随着荷载的增加,节点的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试件尺寸为1 000 mm50 mm,钢板厚度0.5 mm,共2个试件。通过观察发现,夹芯彩钢墙面板连接节点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自攻螺钉由于受到剪力作用,在其与檩条连接处产生力矩,使其发生倾斜,导致自攻螺钉帽斜向接触墙面板,以致钉帽周围局部压力过大,使钢板屈服,最终节点破坏。
悬索及其索网在高温(火灾)作用下的计算
周焕廷, 李国强, 罗永峰
2009, 39(2): 106-108,127. doi: 10.13204/j.gyjz200902019
摘要:
对悬索及其双曲索网结构在索张紧状态下发生火灾时结构的反应特点进行分析。在节点荷载作用下,悬索及其双曲索网的面内位移相对于面外位移来说是一个较小量,可以忽略;且高温作用下索网结构具有卸载的特性,据此对悬索及其索网结构在荷载作用同时经受高温作用时结构反应进行理论推导,同时,考虑了材料和索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问题。算例表明,该方法正确、简便,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结构静力计算的级数迭代法
尚仁杰, 李谦, 吴转琴, 刘景亮
2009, 39(2): 109-111. doi: 10.13204/j.gyjz200902020
摘要:
推导了平面预应力索网变形曲面的偏微分方程,给出了匀布荷载、匀布拉力下不考虑几何非线性的一种级数解;通过改变变形后索拉力得到了考虑索网结构大变形几何非线性影响的迭代求解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级数解迭代法计算索网变形和索拉力大小的准确性。所给出的级数解迭代方法收敛快、误差小,便于在工程中应用。
四角钢连接的滞回性能分析
柳长江, 顾强
2009, 39(2): 112-114,131. doi: 10.13204/j.gyjz200902021
摘要:
对采用带腹板双角钢的顶底角钢连接(简称四角钢连接)的半刚性钢梁柱连接节点进行精细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与试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对影响该连接性能的主要参数如顶底角钢厚度、柱翼缘连接螺栓与梁翼缘间的距离等进行分析,得到了其弯矩-转角曲线。
鉴定·加固·改造
某钢筋混凝土三铰拱式游泳馆的加固设计
王震, 张天申
2009, 39(2): 115-117. doi: 10.13204/j.gyjz200902022
摘要:
通过外粘型钢加固法和增大截面加固法的组合利用,有效解决了某三铰拱梁存在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并通过设置拱间支撑,解决了结构位移超限的问题,对于目前混凝土异型构件的加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桥梁构件试验研究
曾令宏, 尚守平, 万剑平, 罗杰
2009, 39(2): 118-122. doi: 10.13204/j.gyjz200902023
摘要:
对用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的混凝土桥梁受弯构件进行正截面等幅疲劳研究。通过对4根加固试件和2根未加固对比试件的试验,研究了这种加固技术对混凝土桥梁构件受弯疲劳性能的影响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试件的疲劳变形有所减小,试件的疲劳抗裂性能也得到较大提高。介绍了采用这种加固方法的施工工艺,试验证实,加固施工只要满足简单的操作规程就不会发生剥离破坏。根据试验分析,得到了加固试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正截面疲劳强度验算试验回归公式。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抗剪加固梁二次受力试验研究
黄华, 刘伯权, 刘卫铎
2009, 39(2): 123-127. doi: 10.13204/j.gyjz200902024
摘要: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加固工艺,具有耐火、耐腐蚀、耐老化等优点。针对该加固工艺,对4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和1根对比梁进行了剪切破坏对比试验,并分析加固梁抗剪破坏机理,探讨加固方式、二次受力、持载程度等对抗剪加固性能的影响,以获得有指导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