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JST China收录期刊
中国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第32卷  第11期

显示方式:
损伤理论在纤维混凝土弯曲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高伟, 易成, 谢和平, 王建强
2002, 32(11): 1-4.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1
摘要:
通过钢纤维混凝土 4点弯曲试验,对经典的刚度衰减法等一系列描述损伤的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对依赖于应变的分段损伤模型进行了分析,认为修正后的刚度衰减模型更能够反映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弯曲损伤的发展规律。此外,对于以损伤耗散能量法建立的岩石损伤模型,利用弯曲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同样可以用来描述混凝土弯曲损伤演化规律。
PVA纤维混凝土梁裂缝试验分析
袁勇, 彭定超, 邵晓芸
2002, 32(11): 5-7.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2
摘要:
纤维的加入使得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有所改变,对普通混凝土梁规范所给出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就不再适用。通过对高强高弹聚乙烯醇纤维 (简称PVA纤维 )配筋梁受弯试验,对梁的裂缝进行了研究,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PVA纤维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对纤维混凝土裂缝宽度的计算提出建议
玻璃纤维混凝土梁挠度和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王增忠
2002, 32(11): 8-10.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3
摘要:
利用梁的有效惯性矩,将玻璃纤维配筋率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在Branson公式的m系数中集中得以体现,提出了玻璃纤维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方法,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给出了玻璃纤维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且与 6根不同配筋率的玻璃纤维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相比较,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
石化工程焦碳塔框架大厚板采用杜拉纤维混凝土
徐至钧
2002, 32(11): 11-13.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4
摘要:
介绍石化工程焦碳塔露天框架中顶部现浇大厚板裂缝的问题,采用杜拉纤维混凝土,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早期裂缝
组合楼板的最新发展——钢纤维网片混凝土承板组合楼板
张宇, 冯子才, 高蓉
2002, 32(11): 14-15.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5
摘要:
众所周知,组合楼板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钢板 -混凝土界面处的抗剪强度,而许多因素影响抗剪强度。现在美国开发出一种新型组合板形式 :钢纤维网片混凝土承板———SIMCON承板组合楼板,性能优越,有大力推广的潜力
FRP/RC预应力杂交柱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分析
秦岭, 刘彦青, 杨庆生
2002, 32(11): 16-18.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6
摘要:
由于FRP包裹混凝土柱能够显著提高柱的抗压强度,杂交柱已成为土木工程修复加固领域的新热点。但复合材料只有在混凝土的横向变形较大时,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如何使高强复合材料和混凝土更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两者的特性,就成为制约杂交柱结构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给复合材料施加预应力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预应力杂交柱利用增量法提出了新的分析模型,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出了适用于预应力杂交柱的计算方法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住宅设计方案的评选程式
甄兰平, 彭昌海, 李成
2002, 32(11): 19-22.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7
摘要:
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夏热冬冷地区节能住宅设计方案的表格化评选程式。此评判手段具有量化判定、计算简便和易于掌握的特点,为建筑师提供了客观、实用的该地区节能住宅方案的设计方法
某厂房纵向框架-剪力墙模型试验研究及滞回耗能规律探讨
李应斌, 朱军强
2002, 32(11): 23-24.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8
摘要:
对大型电厂厂房纵向框架 -剪力墙结构模型进行了拟动力试验研究,以模型顶层滞回耗能为例,探讨了结构的滞回规律
墙体高度对高层框-剪结构地震效应的影响
李少泉, 周军
2002, 32(11): 25-27. doi: 10.13204/j.gyjz200211009
摘要:
采用地震反应谱振型组合法,通过对不同墙体高度的高层框 -剪结构的计算分析,确定了剪力墙的适宜高度及影响剪力墙高度的主要因素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大跨度双室箱形梁的加载模拟
陈本沛, 申彦利
2002, 32(11): 28-29.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0
摘要:
对于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双室箱形梁构件来说,其试验过程是非常难把握的。建立的以变角度桁架模型和薄壁管理论为基础的空间桁架模型,充分考虑了弯、剪、扭的共同作用,计算方法简便易行,且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对桩竖向弹性刚度的讨论
王锡康, 张新山
2002, 32(11): 30-32.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1
摘要:
我国《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 0 4 0 96 )确定桩的竖向刚度时采用刚性桩的设计理论。对桩土体系采用多质点离散化模型对桩的刚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按刚性桩的计算结果过于偏大,并指出桩侧刚度的不均匀分布对桩的竖向刚度亦有着明显的影响
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俞亚南, 冯世挺, 宋连峰
2002, 32(11): 33-35.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2
摘要:
根据软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资料,分析了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
基于经验的砂土液化灰色关联系统分析与评价
罗战友, 龚晓南
2002, 32(11): 36-39.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3
摘要:
分析了砂土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砂土液化的灰色关联系统分析模型。基于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具体的砂土液化类型进行了判定,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合,也说明了灰色关联系统分析法对砂土液化的可行性
抗拔桩的变形分析
张尚根, 吴涛, 尹峰, 孟少平
2002, 32(11): 40-41.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4
摘要:
采用Cooke提出的摩擦桩的荷载传递物理模型,导出了抗拔桩的荷载与位移关系的理论解,并把理论解与模型桩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该模型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砌块传热分析与合理应用
郭恩震
2002, 32(11): 42-43.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5
摘要:
从理论上对空心砌块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指出它内部存在两种传热方式 :交界面附近区域是对称二维温度场,该域内既有壁面温差方向的传热又有上下之间相互转换的对称传热。在非交界面附近区域内是一维温度场下的传热。鉴于整个砌块传热的复杂性,其当量导热热阻只有测试才行。另外,又从提高砌块隔热保温效果出发,指出正确的开孔方式与使用方法
大型机械加工车间的噪声治理
钱城, 曹鸿飞
2002, 32(11): 44-46.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6
摘要:
根据现场测试和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车间噪声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深入思考了有关问题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进展
薛伟辰
2002, 32(11): 47-50.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7
摘要:
预制混凝土技术是工业化的建筑生产方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最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对国内外有关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受力性能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并指出高性能混凝土及新型配筋材料等将是今后预制混凝土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
夹芯板弯曲屈曲分析的有限条-棱方法
王海忠, 何保康
2002, 32(11): 51-52.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8
摘要:
用有限条 -棱方法对冷弯薄壁型钢压型表面泡沫夹芯板进行了弯曲屈曲分析,得到了夹芯板受压面层屈曲时的临界应力、屈曲荷载及屈曲半波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一种新型薄壁钢结构——无波纹拱壳屋顶
刘瑞霞, 徐国彬
2002, 32(11): 53-54. doi: 10.13204/j.gyjz200211019
摘要:
通过对波纹拱壳屋顶结构存在问题的讨论,介绍了一种新型薄壁拱壳结构,即无波纹拱壳屋顶。并分析了适合于这种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最后,通过算例对无波纹拱壳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与波纹拱壳结构进行了比较,表明无波纹拱壳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可大大提高
板锥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王星, 徐伟良
2002, 32(11): 55-57.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0
摘要:
板锥网壳结构是一种受力性能合理,技术经济效益良好的新型空间结构形式。对板锥网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并与普通双层网壳结构进行比较,得出了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重要结论
膜结构工程的一些关键技术
张开聪, 夏开全
2002, 32(11): 58-60.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1
摘要:
膜结构作为新型轻量建筑结构体系在我国已经有所应用。对膜结构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膜材的研究与开发、一体化CAD CAM技术、膜结构的风工程和预应力技术等关键问题
大型箱型梁对接焊的三维数值模拟
李国成, 王靖涛, 曾静
2002, 32(11): 61-62.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2
摘要:
对大型箱型梁对接焊这一非线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采用瞬时固定热源和采用移动线热源这两种加热方式来焊接大型箱型梁进行了对比分析
多层轻钢-组合楼盖的工程应用与施工管理
张卫民, 魏强, 吴杰, 聂建国
2002, 32(11): 63-64.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3
摘要:
结合北京某小区办公楼工程施工,介绍了轻钢一组合楼盖结构多层房屋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管理要点,表明轻钢结构在多层房屋中应用前景广阔
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压柱极限承载力的解析解
黄义, 王赞芝, 孙先锋, 史生良
2002, 32(11): 65-67.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4
摘要:
采用规范规定的混凝土应力 -应变关系,对圆形截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作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极限承载力 -荷载偏心距曲线
多层砌体房屋由于局部基础设计不当引起墙体裂缝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徐爱华
2002, 32(11): 68-72.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5
摘要: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在基础设计中由于局部基础处理不当引起墙体裂缝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就常见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砖混结构房屋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及综合预防措施
李四恩, 王国富
2002, 32(11): 73-74.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6
摘要:
对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阐明砖混结构房屋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济南市的工程实践,提出“抗”、“放”、“调”的指导思想,综合预防温度裂缝的产生,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厂房改造中大跨度托梁拔柱的设计与施工
吴铁汉, 陈岚, 袁精玲, 宋芳
2002, 32(11): 75-77.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7
摘要:
在不拆钢筋混凝土屋盖的前提下,一次拔掉 11根厂房柱,将 6m柱距改成连续两跨 32 6m,满足了特定的工艺要求。
支点刚度对被加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王天稳, 孙乃波
2002, 32(11): 78-79.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8
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得出了支承结构刚度对被加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支点刚度的选值方法,可供加固计算时参考
合肥市某商场火灾后主体结构的修复与加固设计
白凤
2002, 32(11): 80-82. doi: 10.13204/j.gyjz200211029
摘要:
分析了庐阳宫商场承重框架结构在火灾作用后严重损伤的原因。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扩大截面及喷射混凝土法加固框架梁和柱是一种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商品经济时代的住宅设计——浅析某商住楼的设计理念
刘征, 刘志军
2002, 32(11): 83-84. doi: 10.13204/j.gyjz200211030
摘要:
作为商品的住宅,它面向广大住宅消费者。结合一个设计实例,通过设计、施工、售楼等全过程,阐述了商品经济时代住宅设计的一些理念 :在充分满足消费者利益,即最大限度提高住宅的性价比,改善人居条件的前提下,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实现销售顺畅,加快资金周转。从而做到消费者满意,开发商、施工单位高兴,设计单位也因之扩大影响,创造良好效益,实现了多方多赢
高层建筑中遮阳与艺术相结合的探讨
谢浩, 刘晓帆, 张伦琳
2002, 32(11): 85-86. doi: 10.13204/j.gyjz200211031
摘要:
说明了建筑遮阳的重要性及遮阳设施的基本形式,并着重讨论了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遮阳与艺术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