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古镇的社会背景、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文化形式等内容。由于受中原地区文化以及社会变迁影响,中原地区的古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地域性的古镇空间特点。
随着产业依托型古镇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古镇空间环境要素受传统生产工艺的影响也不断变化。产业依托型的古镇具有不同于一般古镇的传统地方特性和内涵,不能仅局限于在空间格局、景观肌理等普遍物质形态层面的研究和保护。以神垕古镇的空间特质作为研究重点,以时间线索为主线,进一步挖掘产业依托型古镇的历史价值。
神垕镇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处于伏牛山浅山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钧瓷发源地,素有“中国钧瓷之都”的称号。在地理位置上,神垕位于三县的交界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其区位分析见图1。神垕自古以生产钧瓷作为主导产业,“因钧瓷而生,因钧瓷而兴,因钧瓷而衰,因钧瓷而活”是古镇的典型特征,神垕镇依托钧瓷生产,其空间形态伴随着钧瓷产业的兴衰演变也不断变化。
a—神垕镇在禹州市的区位; b—神垕镇镇域范围。
图1 古镇区位分析
Fig.1 The location analysis chart of the ancient town
神垕镇由于所处特殊的地质构造及地理环境,使得境内煤炭和陶土资源品种繁多,钧瓷生产与古镇自然地理的关系也使得钧瓷产业对土壤、水源和自然资源等地理环境的依赖具有独特性。因此神垕镇优越的自然资源、地理优势造就了独特的陶瓷烧制环境。
神垕境内有两条主要的季节性河流,一条是发源于西南部大刘山脚下自东向西的白峪河,另一条是同样发源于大刘山的肖河(又名驺虞河)。镇中心位于南部盆地,处于肖河河道拐角处,水速平缓,水资源较好利用。这两条河流为古镇的形成提供了水资源,确保了在早期人口散漫分布的情况下生产、生活有足够的用水。
神垕镇四面环山,平地资源稀缺,且古镇传统聚居区域位于大刘山南侧,除靠近肖河两岸有限的平地外,适宜古镇耕种的区域十分有限。此外神垕被东西走向的乾鸣山分割,形成中间地势低、两边地势高的自然地形。古镇的选址和空间营建既尊重自然山水地形,又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古镇山水格局示意见图2。
图2 古镇山水格局示意
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ncient town landscape pattern
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在神垕境内有从事冶陶生产的红陶和灰陶出土,结合依山傍水的地理特征,以及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古镇形成了最初的居民点;唐宋时期,因钧瓷兴盛出现以钧瓷交易为主的老街;宋至元代,神垕境内窑址增多,多集中分布在白峪河与肖河两岸,生活区围绕着密集的窑址区域分布,并在此形成了多个居民点聚落;至元代,由于钧瓷手工艺快速发展,商贸发达,老街的钧瓷交易不断向外延伸,使得肖河附近的五个古老村庄——茶叶沟、高老庄、二道街、老窑坡、朱园沟连成一片,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聚落空间。
明清时期,由于钧瓷贸易繁荣,许多富商在此经商建宅,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筑群。清代中后期,为防匪防盗,加强聚落内部的安全,这五个古老的村庄发展形成了望嵩寨、威远寨、天保寨、邓禹寨、怡园寨五个具有完整防御功能的堡寨。神垕古镇整体形成了“三山一凹、双水环绕,一河连五寨、组团式围河发展”[1]的空间格局。古镇堡寨整体格局示意见图3。
图3 古镇堡寨整体格局示意
Fig.3 The overall pattern of the town
堡寨作为一种防御性的聚落,与河南地区传统聚落的发展、城镇的形成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有密切联系[2]。明清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盗匪横行,本地富商集资修建寨堡,形成沿河而居的寨堡格局,寨堡空间内部功能比较完善,整个古镇形成了以寨堡为中心的居住和生产空间。
堡寨的选址、布局和定位严格遵守封闭式的街区制模式,在空间形制上也受本地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中关于古代城镇布局模式的影响。中原堡寨包括寨墙、寨门、炮楼等空间环境要素,在总体布局上遵循着中原堡寨式平面布局特征,是反映当地建造技术、生产与生活方式以及风水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神垕古镇与堡寨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清末时期,社会动荡,力求自保,神垕窑主们选择筑寨防御。望嵩寨整体形态呈7字形,与肖河依势布局的七里长街从寨内东西穿过构成内部主路,同时又与院落围合的胡同相互衔接,形成“鱼骨状”的寨内路网结构。在功能分区上,寨外为农业耕作区,寨内为生活聚集区。寨内设置了行政管理区、文化教育区、抵御外敌区、物资流通区等功能布局,包括设置了武装民团与保甲组织来维持地方的秩序,也设置了满足钧瓷交易、货物运输的老街以及学校。明确严谨的功能分区使堡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活体系。望嵩寨空间格局示意见图4。
图4 望嵩寨空间格局示意
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Wangsong Village
神垕延续了中原堡寨式特征并结合古镇中间低两边高的自然地势形成独特的堡寨格局(图5)。物质性防御工程是依托高大的寨墙和宽敞的肖河共同完成外部防御,也称为“硬防御”。以最外围的肖河作为第一道防御屏障;寨墙设为第二道防御屏障与外界隔离,从而界定了堡寨规模;院落内部碉楼作为内部的最高点用于瞭望和放哨。
a—外部防御体系; b—内部防御体系。
图5 望嵩寨防御体系示意
Fig.5 The fortress defensive system diagram of Wangsong Village
每个堡寨内部都设有相应的庙宇、防御组织,汇聚了神垕居民的集体观念形成内部防御体系,也称为“软防御”。堡寨各方向的寨门作为内部防御屏障抵制外敌;老街用作内部的巡逻与作战;坐落在内部的炮楼用作观望和射击;布局在炮楼和寨门之间的阁门,用于堡寨内部的分区管制,进一步完善堡寨的防御功能。
受地域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以及风俗思想的影响,古代的传统建筑表现为地域性、人为综合的历史产物。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生活单元是院落,由若干院落按一定的形制组合形成了街坊,街坊与街坊相互衔接最终形成了古镇整体的生活空间[3]。
明清时期,神垕古建筑受自然地势限制,主要建筑沿南北方向垂直于老街纵轴展开,次要建筑布置在主要建筑物两侧组成为多进式的院落。这种院落规整严谨,对称平衡,如温家大院、陶瓷官署、申家老宅、李干卿故居等,在建筑形制上,多类似于山西窄型狭长院落(图6)。由于生产、生活的需求,古镇的院落营造出“前店中寝后窑炉”的空间格局(图7)。即临街是店铺,做贸易;中间住宿,是居民生活起居的场所;后面是作坊,用于烧制瓷器。从神垕姓氏族谱垕看到,古镇中的宗缘特征最明显的是姓氏院落,同宗族人生活在一个院落内,院落多以姓氏命名,如温家大院、霍家大院、宋家大院等。
图6 古民居院落肌理
Fig.6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courtyard texture map
图7 古民居院落平面
Fig.7 Ancient residential courtyard floor plan
神垕古镇的空间肌理与境内的自然环境密切联系,这在古镇的建筑空间布局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古镇特色的建筑院落形制多种多样,古镇的地缘性是建立在钧瓷产业的基础上延续下来的传统民居,“义兴公”商号、陶瓷官署、张涌泉故居、温家大院等都是在不同时期,由于钧瓷产业的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如“义兴公”商号为三开间三进四合院,院落中最高的阁楼位于二进院中,为保证采光院落建筑主体不分前后,封闭狭窄的院落冬季可以防风挡沙,夏季避免暴晒,这样的院落格局除满足安全和向阳防寒的生活需要,与宗教信仰和风水思想也有很大的关系。
清末时期,为增强防御功能的需求,院落在形制上出现了碉楼,主要用于瞭望,多集中在大户人家的院落或者商号。从院落整体上来看,生活和商贸动静分离,既保证了院落空间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也有利于对外防范清末匪患和兵乱。同时古镇的院落建筑遵循着严谨的中轴对称和主次分明的关系,体现在晋商文化对儒家文化中“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思想的推崇,此时古镇依旧延续着明清时期的院落格局(图8)。
古镇前店后寝的院落形制源于钧瓷生产的专业化,原有规则对称式的院落逐渐演变为自由型传统的民居形制,当地居民按照自家地势自由布局院落。大家族中随着同宗族分支的增多,原有多进式院落被拆解成为一进院、二进院或者三进的院落空间。一些院落内还加建单体形式的辅助用房,如厕所、厨房等。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镇多进式院落逐步分割为一、二进式院落,目前古镇保存较多的是二进院落,是“前店中寝”的典型代表。三进院落目前保留的相对较少,且布局多样化,狭长的古民居院落一般沿街南北布局,与老街相接,形成了紧密的古镇空间肌理(图9)。
a—李干卿故居; b—张涌泉故居; c—陶瓷官署; d—温家大院。
图8 传统院落格局示意
Fig.8 The pattern of the traditional courtyard
a—一进院落; b—二进院落; c—三进院落。
图9 保留建筑院落格局示意
Fig.9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reserved courtyards
古镇建筑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基本选用当地的原生态材料,如本土山石、本地烧制的青砖、废旧笼盔与毛石,当地本土建筑材料具有吸湿抗潮、保温隔热等功能,同时在原料组合与建造技法上独具匠心。临街的商铺多用石料做基石,门面为青砖砌墙,胡同的墙体使用本地常见的毛石、大量的笼盔及少量的青砖,呈现出“石块为主,笼盔填缝”墙和“石块笼盔层叠”墙,这充分展现出传统民居的地域性和以瓷为业的地域特征(图10)。
“在传统中国的建筑构造中,物料选择是第一位的事”,在神垕传统建筑的营造上,无论是民居还是庙宇,都会运用烧制瓷器废弃的旧笼盔,针其有规律地排列布局,凸显本土地方特色。神垕独特的建筑材料和营造方式,凸显出古镇传统院落立面的空间肌理和景观色彩。
图10 传统民居建筑材料
Fig.10 Schematic diagram of materials for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将传统钧瓷产业发展演变的五大历史事件作为研究的线路[4],进一步对神垕古镇的生产、生活空间以及空间特质要素进行解析(图11)。
图11 生产、生活空间关系时间发展轴示意
Fig.11 Production-living spa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xis of development time diagram
唐至明代,钧瓷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御用恩宠与北宋巅峰”“破坏与产业式微”时期,《禹州志》记载此时钧瓷主要是以“官用民不用”的形式存在。被称为神垕窑遗址的下白峪窑址,是神垕最早具有考古学依据的窑址,继唐代后又成为宋钧创烧之地,钧瓷在宋元时期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从大刘山脚下的官窑遗址可知,这个时期钧瓷生产与居民生活空间相互独立,钧瓷有专门的生产空间,功能分区比较明确。
明至清代,由于北方名窑没落,大量的钧瓷老艺人南流,导致制瓷中心逐渐南移,神垕钧瓷停烧,代表着神垕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钧瓷从此断烧,钧瓷技艺传承也彻底断裂。清末民初,古镇虽有烧制钧瓷者,但效果不佳,后因灾荒战乱影响,钧瓷生产再次停滞。后经过卢氏两代人艰辛的努力,重新钻研探索钧瓷烧制技艺,失传已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得到一定恢复。这个阶段,钧瓷的发展经历了“个人梦想与钧瓷复苏”时期,生产主要分布在后院,钧瓷生产与居民生活空间杂糅,出现了“民窑代替钧官窑”的钧瓷生产模式。
建国后,经过“共和国官窑时期”的大力发展,钧瓷产业的传统手工艺才得以在神垕复兴,钧瓷的发展经历了“政治礼遇和技术升级”时期。受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钧瓷生产出现“分区建厂”的模式。原有院落式作坊的生产逐渐停产,大型的国营瓷厂开始投入生产。钧瓷的生产空间不断扩大,神垕进入了钧瓷生产与居民生活空间的分离时期(图12)。可以看到,原有匀质紧密的空间肌理植入了大型的生产空间,古镇的空间形态发生很大改观,即由原来的窄小长变成宽而大。
a—原有古窑遗址; b—建国时期窑址; c—生产性厂房; d—家庭式作坊。
图12 钧瓷生产性空间
Fig.12 Jun porcelain kiln production space schematic
改革开放后,钧瓷的发展进入到“改革开放和集群网络”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为钧瓷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钧瓷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原有院落式作坊生产模式逐渐恢复,但仍然以国营和集体瓷厂为主。
在当前传统工艺振兴的背景下,传统钧瓷技艺快速发展,民营瓷厂和家庭作坊数量不断增加,大型的国营瓷厂发展受限。钧瓷形成了以小型企业、家庭作坊为主的生产模式,此时进入了钧瓷生产和居民生活空间的并置时期(图13)。同时神垕地方政府充分开展各种活动,大力推广钧瓷文化,打造以钧瓷文化为主线,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传承和发扬。
古镇的生产、生活空间随着钧瓷产业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不同的特点。产业依托型的古镇具有不同于一般古镇的传统地方特性和内涵,不能仅局限于空间格局、景观肌理等普遍物质层面的研究和保护,对于承载着传统钧瓷产业发展与变迁的生产空间,应深入研究其历史价值,从而避免产业依托型古镇特色的流失。
a—民国时期; b—建国后期; c—21世纪后期。
院落生产空间; 窑厂生产空间。
图13 东大街生产空间变迁示意
Fig.13 The changes of production space in the East Main Street
古镇公共空间的结构性、特色性直接影响着古镇的格局和风貌。它们与相邻的建筑空间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承载古镇普通民众生活、邻里交往等独特的复合化的聚居环境[5]。在物质功能层面上,公共空间营造出人性化的尺度,承担着多元化的使用功能,同时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古镇作为民俗文化的涵养地,承载着多样化的传统文化行为以及居民的世俗生活(图14)。
图14 望嵩寨公共空间分布及照片
Fig.14 Wangsong Village public space distribution diagram and photos
对于神垕来说,陶瓷产业的兴起,使得神垕与钧瓷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祈求钧瓷烧制顺利,窑民们修建了窑神庙又称为伯灵翁庙,窑神庙内供奉着窑神或称火神,具有显著的行业特色,突显出窑业在神垕古镇的主体地位,因此伯灵翁庙承载神垕钧瓷行业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老街的灵魂注入地(图15)。
图15 古镇精神场所展示
Fig.15 The sketch map of spirit places in Shenhou town
古庙宇大多是神垕的一大特点,因此宗教活动较为频繁,大型的有长春观庙会、土地庙庙会、大街庙会等,庙会成为古镇促进地方商贸交流和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庙宇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钧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居民的精神寄托。与传统民居建筑相对比,庙宇空间尺度较大,因此大尺度的庙宇与狭长的院落结合在一起,凸显了庙宇的重要性(图16)。
a—伯灵翁庙; b—长春观。
图16 古镇庙宇空间形态复原
Fig.16 Spatial form restoration map of the temples in ancient town
神垕老街作为居民主要的生活交往空间,同时承载着古镇的商品买卖和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位于望嵩寨内老人民影院,为满足神垕陶瓷产业工人的日常娱乐需求而建造,同时也是窑民生活的场所;位于老街中段的中共禹郏县委旧址是由明清时期民居院落义泰昌北院改建而成的,承载着红色记忆,记载着古镇的居民生活;卢钧窑博物馆是前店中寝后窑的二进四合院建筑形制,作为公共场所展现和传承了卢钧窑传统手工艺以及卢钧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古镇来说,各类生活空间彼此相互渗透、密切联系,形成了特定的行为模式和集体记忆。
对于神垕来说,古镇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居民的空间活动场所,它还反映出某个时期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6-7] 。
神垕镇因钧瓷产业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镇”,特殊的地理优势积淀了深厚的地域特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神垕古镇集民俗文化传统和传统陶瓷工艺为一体的“文物”。从空间发展的角度来看,神垕古镇凭借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营造出代表中原特色的古镇空间格局。钧瓷生产空间的演变是古镇的一部自然生长史。本文通过对神垕钧瓷产业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空间特质要素的深入解析,为研究产业依托型古镇在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上提供一定的借鉴。
[1] 袁菲,葛亮.河南禹州神垕古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J].城市规划, 2017,41(2):114-115.
[2] 郑东军,张玉坤.河南地区传统聚落与堡寨建筑[J]. 建筑师, 2005(3):37-50.
[3] 孙凌.江南水乡城镇空间形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86-89.
[4] 于正松,李小建.传统工艺产业规模演变及空间演化机理:以河南省禹州神垕镇钧瓷产业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4):41-46.
[5] 陈静,闫文君,常淼.河南道口运河古镇历史地段保护及更新设计[J]. 工业建筑,2018,48(3):52-56.
[6] 陈静,邢燕,张进帅,等.非确定性视角下的产业类历史地段更新探索:郑州市国棉三厂厂区更新设计[J].工业建筑,2010,40(2):51-54.
[7] 段进.空间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