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煤斗质量调谐阻尼器对火电厂结构的减震性能研究*

彭凌云 袁勇强 唐贞云 康迎杰 尹祎文 方国威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

摘 要: 为验证悬吊煤斗质量调谐阻尼器(TMD)对火电厂结构的减震效果,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对比分析,制作缩尺比例为1∶12的结构试验模型,进行三组不同地震波在三水准地震强度下的双向振动台试验,进行煤斗与楼层固接的常规方案和采用弹性及阻尼元件与楼层连接的悬吊煤斗TMD方案的对比试验,另外,对多遇地震作用下设置悬吊煤斗TMD有无阻尼的减震效果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悬吊煤斗TMD沿结构水平纵向(X向)和横向(Y向)的耦合作用较小,可基于TMD理论对结构的水平纵向和横向分别进行参数优化,优化后的悬吊煤斗TMD对不同水准作用下结构位移控制效果显著,对多遇地震水准下加速度也有良好控制效果,且有阻尼悬吊煤斗TMD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减震效果皆优于无阻尼悬吊煤斗TMD结构。

关键词: 悬吊煤斗TMD; 火电厂结构; 参数优化; 振动台试验; 减震效果

2017年中国火电厂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0.5%,且未来长时间内火力发电都占中国电力工业的主导地位[1]。火电厂常采用的框排架结构体系存在质量、刚度不规则和不均匀等问题,地震作用时有较多的薄弱环节[2],因此,十分必要在火电厂结构中应用消能减震技术。质量调频阻尼器(TMD)作为消能减震技术在超高层、高耸及大跨结构中广泛应用于风致振动控制,考虑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其在地震控制方面的应用需做进一步研究[3-4]。文献[5]对TMD的最佳布置位置、最优频率以及参数灵敏度进行研究分析,为TMD结构应用于地震响应控制提供了依据。文献[6]研究显示TMD能够降低单自由度结构地震响应。文献[7]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证明TMD加层减震模型结构有明显的减震效果。不同于传统质量调频减震结构需附加额外质量到结构上,火电厂结构中煤斗质量通常可达总结构质量的10%左右[8],能为TMD提供充足的质量比,且煤斗处于结构的较高位置,接近质量布置的最优位置[9-10],因此形成以煤斗质量作为TMD质量单元的煤斗TMD火电厂结构,目前该技术构造方式包括悬吊式和支承式[11]。文献[12]对悬吊煤斗TMD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表明其对减小火电厂结构的地震响应有显著效果。文献[13]研究表明悬吊式煤斗比支承式煤斗TMD效果明显,且减震率随频率比的变化而变化。文献[14]对煤斗TMD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表明煤斗TMD具有显著减震效果,但未涉及同时布置多个煤斗TMD的双向地震作用研究。

对布置多个煤斗的悬吊煤斗TMD火电厂结构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为考察该参数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时程分析;为验证悬吊煤斗TMD结构优化后的减震效果,制作钢筋混凝土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分析。

1 多自由度下TMD参数优化

电厂常规结构是将煤斗与楼层固接,而煤斗TMD结构是将煤斗与楼层采用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连接。将火电厂结构简化为n层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煤斗设置于k层, 结构在基底地震加速度激励下系统动力方程为:

(1)

式中:MKC分别为结构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mdkdcd分别为煤斗的质量、弹簧刚度及阻尼;X为结构楼层相对于地面的位移向量,即分别为结构楼层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加速度向量;xd为煤斗相对于结构第kxk的相对位移;分别为煤斗相对于结构第k层的相对速度和加速度;I为单位向量;Dk=[0…0 1 0…0]T为减震煤斗的位置向量,其中第k个元素为1,其他元素为0;FTMD为减震煤斗所提供的阻尼力。

图1 多自由度体系TMD减震示意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MOF system TMD damping

将结构动力平衡方程进行振型分解,为得到结构第j阶振型,将X=φjqj代入式(1),其中φj,qj分别为第j阶振型向量和振型广义坐标,左端乘得:

(2)

其中

式中:φjkφj的第k个元素,其与煤斗布置位置对应;ζn为第n阶振型的阻尼比;ωn为第n阶振型的圆频率;Mn为结构第n层的质量。

则第1阶振型为:

(3)

其中

不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用振型坐标代换式(1)中的则可得:

(4)

在简谐激励下其中令:

q1=H1(ω)eiωt, xd=Hd(ω)eiωt

(5a,b)

(5c,d)

(5e,f)

将式(5)代入式(3)、式(4),可得:

(6)

式中:η1ξ1ω1分别为结构第1阶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振型阻尼比以及振型圆周频率;ωdξd分别为煤斗TMD圆周频率和阻尼比。

得到结构位移响应的传递函数为:

(7)

假定地震波为平稳随机白噪声,地震波功率谱密度为S0,得到主结构位移响应方差:

(8)

假定ωd=λω1λ定义为TMD系统频率比,以控制位移响应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确定λξd,即:

(9)

实际工程中火电厂煤斗通常布置多个,假定多个煤斗在地震作用下同一时刻运动方向一致,依据上述目标函数对悬吊煤斗双向减震结构的水平纵向(X向)和横向(Y向)两方向分别独立地进行参数优化。首先要确定缩尺模型的无煤斗荷载结构的XY两方向的主控振型,然后分别试算两方向目标函数以确认两方向频率比和阻尼比,再由各方向最优频率比得出TMD减震装置频率,从而得出弹性元件刚度,由最优阻尼比求得阻尼,最后将XY两方向所得刚度和阻尼分别平均并联到每个煤斗XY两方向上。图2所示为一个方向参数优化的具体流程,XY两方向分别按照该流程进行参数优化。

图2 参数优化流程
Fig.2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low chart

2 有限元模拟

2.1 模型背景

某典型火电厂主厂房结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2g,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特征周期Tg=0.40 s,抗震设计等级为一级。截取该主厂房包含煤斗层的结构,如图3所示,方框圈出部分为截取部分的模型,为7层错层结构,第4层为煤斗层,对其进行1∶12缩尺,相似系数按相似理论确定,如表1所示,缩尺后模型尺寸如图4所示。包括结构质量,试验模型总质量为13 988 kg,其中第4层的4个煤斗总质量为2 000 kg,占结构总质量的14.3%。

a—正视; b—侧视。
图3 模型截取示意
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model interception

表1 相似系数

Table 1 Similarity coefficient

物理量量纲相似系数线尺寸l[L]SL=1/12弹性模量E[FL-2]SE=1等效质量密度ρe[FL4T2]Sρe=2.4时间t[T]ST=SLSρe/SE=0.13自振频率ω[T-1]Sω=1/ST=7.75加速度幅值a[LT-2]Sa=SE/(SLSρe)=5

a—正视; b—侧视; c—俯视。
图4 试验模型尺寸
Fig.4 Test model size

2.2 悬吊煤斗TMD参数优化设计

依据上述方法进行参数优化,为获取无煤斗荷载结构两方向的主控振型,通过SAP 2000建立无煤斗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选取模型第1阶振型和第2阶振型为两方向主控振型,两振型如图5所示,TMD最优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a—第1阶振型; b—第2阶振型。
图5 无煤斗结构第1、2阶振型
Fig.5 The first and second vibration modes of the coal-free bucket structure

表2 TMD最优设计参数

Table 2 Optimal design parameters of TMD

方向频率比阻尼比减震装置频率/HzX向0.710.233.5Y向0.720.224.6

2.3 悬吊煤斗TMD结构有限元模型

通过SAP 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的悬吊煤斗TMD结构有限元模型如图6所示。其中原结构模型中煤斗质量以楼面荷载的形式附加到煤斗层,而悬吊煤斗TMD结构模型中以附加质量的结点来模拟煤斗质量,节点通过Link连接单元与主结构连接,通过对Link连接单元两方向分别赋予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模拟悬吊煤斗TMD装置的频率条件和阻尼条件。

图6 悬吊煤斗TMD结构有限元模型
Fig.6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MD structure of suspension coal bucket

根据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选择地震动,包括两条天然波Saratoga-Aloha波(简称“Saratoga-A”)和Petrolia波以及一条人工波RGB波,两条天然波的相关信息见表3,地震时程记录和反应谱曲线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两条自然波脉冲特征较RGB波更为明显,短时间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缓,而RGB波大幅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约20 s)。模拟输入地震波时按表1相关比例系数调整。

表3 天然地震波相关信息

Table 3 Information on natural seismic waves

地震波地震年份震级Saratoga-ALom Prieta19896.9PetroliaCape Mendocino19927.3

a—X向地震波时程; b—X向反应谱; c—Y向地震波时程; d—Y向反应谱。
图7 地震波时程及反应谱
Fig.7 Seismic wave time history and response spectrum

通过分析悬吊煤斗TMD结构的单个方向在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考察TMD两方向的耦合作用情况。将选取的3条地震波按单向和双向输入结构模型,其中单向输入是结构的XY单一方向输入地震波,双向输入是结构的XY方向同时输入地震波。本模拟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设防烈度弹性时程分析,具体输入工况如表4所示。

表4 模拟工况

Table 4 Simulated working conditions

工况地震波地震波方向输入峰值/g1Saratoga-AX1.02Saratoga-AY1.03Saratoga-AX+Y1.04PetroliaX1.05PetroliaY1.06PetroliaX+Y1.07RGBX1.08RGBY1.09RGBX+Y1.0

2.4 有限元模拟结果

3组地震波设防水准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下,悬吊煤斗TMD结构XY两方向层间位移峰值减震率平均值如表5所示,各层层间位移峰值减震率如图8所示,可以得出:

1)悬吊煤斗TMD结构单个方向的减震效果与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下相差较小,即TMD两方向耦合作用较小,X向减震率差值比最大为0.4%,Y向减震率差值比最大为8.5%。

2)悬吊煤斗TMD结构对不同地震波的减震效果表现出离散性,整体减震效果良好。三组地震波双向地震作用下,X向位移峰值减震率平均值47.3%,Y向位移峰值减震率平均值34.1%。

3)结构层间位移峰值减震率表现出在煤斗层(第四层)以上有下降的趋势,其中,Saratoga-A波和RGB波尤其明显。

表5 层间位移峰值减震率平均值

Table 5 Average value of peak damping rate of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地震波输入方向减震率平均值/%X向Y向单、双向差值/%Saratoga-AX54.0-0.2Saratoga-AY50-8.4Saratoga-AX+Y54.154.2PetroliaX41.40.0PetroliaY16.58.5PetroliaX+Y41.415.1RGBX46.70.4RGBY33.6-1.5RGBX+Y46.533.1

a—Saratoga-A波X向; b—Saratoga-A波Y向; c—Petrolia波X向;d—Petrolia波Y向; e—RGB波X向; f—RGB波Y向。
—单向Saratoga-A波; ---双向Saratoga-A波; —单向Petrolia; ---双向Petrolia波;—单向RGB波; ---双向RGB波。
图8 各层位移峰值减震率
Fig.8 Peak displacement damping rate of each layer

3 试验概况

3.1 TMD装置动力特性测试

悬吊煤斗TMD刚度由摆动吊杆和拉伸弹簧共同决定,通过设计吊杆长度和弹簧刚度满足频率比条件,阻尼由黏滞阻尼器提供,通过设计黏滞阻尼器阻尼系数实现阻尼比条件。为验证悬吊煤斗TMD参数及构造设计,截取试验模型单个煤斗结构制作钢筋混凝土模型,如图9所示。在振动台试验前进行煤斗TMD装置动力特性测试,试验采用人工激振的方式,给定煤斗初始位移使其做自由衰减运动,衰减曲线如图10所示,其中试验衰减曲线为试验测得,理论衰减曲线为所求最优设计参数条件下的衰减曲线,得出减震装置两方向频率及阻尼比如表6所示,试验测得频率和阻尼比与理论最优设计值接近,悬吊煤斗TMD装置整体设计合理。

a—悬吊煤斗TMD装置; b—阻尼器及弹簧布置。
图9 悬吊煤斗TMD装置
Fig.9 TMD device for suspended coal bucket

a—X向自由衰减曲线; b—Y向自由衰减曲线。
……试验衰减; ——理论衰减。
图10 减震装置自由衰减曲线
Fig.10 Free attenuation curve of damping device

表6 动力特性测试

Table 6 Dynamic characteristic test results

方向煤斗测试频率/Hz测试阻尼比/%X向3.8727.5Y向4.6920.3

3.2 振动台试验传感器布置及加载工况

振动台试验模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细石混凝土强度为C50,模型如图11所示。为验证多个悬吊煤斗在地震作用下运动方向的一致性,沿XY两方向对煤斗布置拉线位移计以获得煤斗沿两方向位移运动状态。为测量各层加速度,从二层起,在各楼层③轴和轴相交处布置双向加速度传感器以测量各楼层沿XY方向的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编号A-2~A-7;为测量各层层间位移,从二层起,在层间布置拉线位移计,X向拉线位移计编号为DX-2~DX-7,考虑到位移计拉线过长的不利影响,Y方向在①轴和③轴之间布置拉线位移计,Y向拉线位移计编号DY-2~DY-7。加速度传感器及拉线位移计布置位置如图12所示。为检测黏滞阻尼器在振动台试验中的工作状况,XY方向分别选取阻尼器连接力传感器和拉线位移计,基于测试结果给出阻尼器滞回曲线。

图11 钢筋混凝土试验模型
Fig.11 Experimental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X向拉线位移计; b—Y向拉线位移计及双向加速度传感器。
图12 位移计和加速度传感器布置
Fig.12 Displacement meter and acceleration sensor arrangement

试验输入地震波时按表1相关比例系数调整。以验证悬吊煤斗TMD的减震效果为主要试验内容,设置了在多遇(0.07g)、设防(0.2g)以及罕遇(0.4g)地震作用下悬吊煤斗TMD结构和原结构的对比工况,其中为研究有、无阻尼对减震效果的影响,多遇地震作用下设置了有阻尼煤斗TMD、无阻尼煤斗TMD及无煤斗TMD三组对比工况,具体试验工况如表7所示。悬吊煤斗TMD结构和原结构通过悬吊或者固定煤斗质量来转换。

表7 试验工况

Table 7 Test conditions

序号TMD装置烈度地震波输入方向峰值/g1无—白噪声—0.052有(黏滞阻尼)多遇Saratoga-A1X+0.85Y0.353有(黏滞阻尼)多遇Petrolia1X+0.85Y0.354有(黏滞阻尼)多遇RGB1X+0.85Y0.355无—白噪声—0.056有(无阻尼)多遇Saratoga-A1X+0.85Y0.357有(无阻尼)多遇Petrolia1X+0.85Y0.358有(无阻尼)多遇RGB1X+0.85Y0.359无—白噪声—0.0510无多遇Saratoga-A1X+0.85Y0.3511无多遇Petrolia1X+0.85Y0.3512无多遇RGB1X+0.85Y0.3513无—白噪声—0.0514有(黏滞阻尼)设防Saratoga-A1X+0.85Y115有(黏滞阻尼)设防Petrolia1X+0.85Y116有(黏滞阻尼)设防RGB1X+0.85Y117无—白噪声—0.0518无设防Saratoga-A1X+0.85Y119无设防Petrolia1X+0.85Y120无设防RGB1X+0.85Y121无—白噪声—0.0522有(黏滞阻尼)罕遇Saratoga-A1X+0.85Y223有(黏滞阻尼)罕遇Petrolia1X+0.85Y224有(黏滞阻尼)罕遇RGB1X+0.85Y225无—白噪声—0.0526无罕遇Saratoga-A1X+0.85Y227无罕遇Petrolia1X+0.85Y228无罕遇RGB1X+0.85Y229无—白噪声—0.05

4 振动台试验结果

振动台试验所测结果主要为各楼层层间位移响应值和加速度响应值,分别求得两者的峰值减震率和均方根减震率,作为悬吊煤斗TMD结构减震效果的判断依据。

4.1 悬吊煤斗运动状态

通过沿煤斗两方向布置的拉线位移计获得煤斗沿两方向的位移运动,如图13所示为两煤斗在设防烈度地震下的位移时程曲线。可以看出:煤斗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位移运动状态表现不同,但同一地震波下两个煤斗同一时刻运动方向相同,与参数优化时假定一致。

a—Saratoga-A波X向; b—Saratoga-A波Y向; c—Petrolia波X向; d—Petrolia波Y向; e—RGB波X向; f—RGB波Y向。煤斗1;煤斗2。
图13 两煤斗位移时程曲线
Fig.13 Displacement time-distory curves of two coal buckets

4.2 三组地震波三水准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

三水准地震作用下,3组地震波悬吊煤斗TMD结构的减震率平均值如表8所示,其中X向位移减震率如图14所示,可以得出:

1)悬吊煤斗TMD结构对不同地震波的减震效果表现出离散性。

2)悬吊煤斗TMD结构位移减震效果明显,多遇地震下Y向各层层间位移峰值减震率平均值高达26.1%,Y向均方根减震率达32%,但随着地震作用水准的增高,XY两方向的峰值减震率和均方根减震率都有所下降,甚至在罕遇地震3组地震波作用下Y方向的各层层间位移峰值和均方根减震率平均值出现负值,但其中RGB波各层层间位移峰值减震率平均值为16%,仍表现出较好的减震水平,X方向罕遇地震3组地震波各层层间位移峰值和均方根减震率平均值也表现较好。

3)悬吊煤斗TMD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对加速度有一定减震效果,XY向峰值减震率分别为6.0%和12.7%,随着地震作用水准的提高,XY两方向的加速度峰值减震率和均方根减震率都有所下降,甚至出现负控制现象,但在实际工程结构设计中往往更考虑结构层间位移的影响。

4)悬吊煤斗TMD结构显示出峰值减震率和均方根减震率在煤斗层(第四层)以上有下降的趋势,Petrolia波三水准下都较为明显。

如图15所示为悬吊煤斗TMD结构在Saratoga-A波作用下X方向结构的第3层层间位移减震效果。可以看出:悬吊煤斗TMD结构减震作用的滞后特点显著,在峰值处减震效果明显;地震作用开始时,TMD减震装置未产生相对结构的位移,未发挥减震作用,随后产生相对位移,减震作用发挥,通常相对位移幅度越大,减震装置提供的阻尼比越大,耗能能力越好。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阻尼比可以提高结构减震率。

表8 三组地震波减震率均值

Table 8 Avevage value of damping rate of three groups of wave %

参数方向减震率多遇设防罕遇位移峰值X20.124.817.4Y26.18.0-11.5位移均方根X31.912.08.8Y32.08.3-4.9加速度峰值X6.0-10.6-16.9Y12.7-10.5-17.9加速度均方根X7.0-10.5-25.6Y8.6-11.4-21.2

a—多遇、峰值; b—多遇、均方根; c—设防、峰值; d—设防、均方根; e—罕遇、峰值; f—罕遇、均方根。
—黏滞阻尼Saratoga-A波; —Petrolia波; —RGB波。
图14 三组地震波X向位移减震率
Fig.14 Damping rate of X-direction displacement of three sets of waves

a—设防减震; b—罕遇减震。
——悬吊煤斗减震; ……无减震。
图15 Saratoga-A波第3层层间位移减震效果
Fig.15 Interlayer displacement damping effect of the third layer of saratoga-A

4.3 多遇地震有阻尼和无阻尼TMD结构减震

多遇地震作用下,3组地震波有阻尼和无阻尼悬吊煤斗TMD结构的位移及加速度减震率平均值如表9所示,其中两种减震结构Y向位移减震率对比如图16所示,可以得出:

表9 三组地震有无阻尼减震率

Table 9 Damped and undamped damping rate of three groups of waves

工况方向位移减震/%加速度减震率/%无阻尼峰值X17.9-1.4Y20.70.2有阻尼峰值X20.16.0Y26.112.7无阻尼均方根X26.86.2Y21.8-1.6有阻尼均方根X31.97.0Y32.08.6

a—Saratoga-A波峰值; b—Saratoga-A波均方根; c—Petrolia波峰值; d—Petrolia波均方根; e—RGB波峰值; f—RGB波均方根。
—黏滞阻尼Saratoga-A波; -----无阻尼Saratoga-A波;—黏滞阻尼Petrolia波; ------无阻尼Petrolia波;—黏滞阻尼RGB波; -----无阻尼RGB波。
图16 Y向有无阻尼位移减震率
Fig.16 Damping rate of Y-direction damped and undamped displacement

1)有阻尼和无阻尼悬吊煤斗TMD结构都有显著位移减震效果,且有阻尼较无阻尼层间位移峰值和均方根减震率有提高,两方向位移峰值减震率平均提高19%,两方向均方根减震率平均提高33%。

2)多遇地震作用下,有阻尼悬吊煤斗TMD对结构加速度有一定控制效果,其XY两方向的加速度峰值和均方根的减震率明显优于无阻尼TMD结构的。

3)有阻尼悬吊煤斗TMD结构较无阻尼结构有更好的稳定性,在3组地震波三水准地震作用下,共得到的楼层位移减震率的72个结果中,仅有个别楼层出现放大现象,无阻尼结构两方向层间位移峰值和均方根的减震率分别出现7处和4处楼层放大现象,而有阻尼结构两方向层间位移峰值和均方根的减震率分别仅出现2处和1处楼层放大现象。

4)有阻尼和无阻尼悬吊煤斗TMD结构峰值减震率和均方根减震率都显示出在煤斗层(第4层)以上有下降的趋势,其中,Saratoga-A波、Petrolia波表现明显。

4.4 阻尼器荷载-位移曲线

阻尼器各工况的滞回曲线如图17所示,其中试验值曲线的位移和力值皆为振动台试验测得,理论值曲线的位移与振动台位移保持一致,力值为该位移求导测得的速度与最优阻尼系数的乘积,可以得出:

1)试验中黏滞阻尼器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并非理论的椭圆形,阻尼器提供了一部分刚度,但刚度较小,对TMD减震装置频率影响较小。

2)三水准地震作用下,X方向阻尼器试验值与理论值更接近,有更好的减震效果,以设防烈度地震为例,X方向各层层间位移峰值减震率的平均值为24.8%,明显优于Y方向的8.0%。

3)随着地震水准的增加黏滞阻尼器幅值增大,阻尼力增大,滞回曲线越饱满,耗能能力增强。

a—X向、多遇; b—Y向、多遇; c—X向、设防; d—Y向、设防; e—X向、罕遇; f—Y向、罕遇。
——试验值; ……理论值。
图17 Saratoga-A波三水准阻尼器滞回曲线
Fig.17 Hysteretic curve of Saratoga-A wave three-level damper

5 结束语

通过对悬吊煤斗TMD火电厂结构缩尺模型的有限元模拟以及振动台试验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地震作用下,悬吊煤斗TMD的多个煤斗同一时刻运动方向一致,TMD两方向耦合作用较小,即悬吊煤斗结构可基于TMD理论对结构的XY两方向分别独立地进行参数优化。

2)悬吊煤斗TMD结构对不同水准作用下结构位移控制效果显著,对多遇地震作用下加速度也有良好控制效果,且有阻尼悬吊煤斗TMD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减震效果优于无阻尼TMD结构。

参考文献

[1] TANG B J, LI R, LI X Y, et al. An Optimal Production Planning Model of Coal-Fired Power Industry in China:Considering the Process of Closing Down Inefficient Units and Developing CCS Technologies[J]. Applied Energy, 2017, 206: 519-530.

[2] 吴涛,白国良,刘伯权. 大型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主厂房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28(3): 46-52.

[3] 秦丽. 结构风振与地震响应的TMD控制[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8.

[4] JOHN R S, RICHARD E K. Effect of Tuned-Mass Dampers on Seismic Response [J]. Journal of the Structural Division, 1983, 109(8): 2004-2009.

[5] 龙复兴, 张旭, 顾平, 等. 调频质量阻尼器系统控制结构地震反应的若干问题[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6(2): 87-94.

[6] 秦丽, 李亚学, 徐福业. TMD对结构地震响应控制效果的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10, 26(1): 202-206.

[7] 郑国琛, 祁皑, 阎维明. 加层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分析[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7, 27(2): 164-170.

[8] 王博, 白国良, 代慧娟, 等. 火电厂主厂房型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异型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3, 34(12): 26-34.

[9] CHEN G, WU J. Optimal Placement of Multiple Tune Mass Dampers for Seismic Structure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1, 127(9): 1054-1062.

[10] FRANS R, ARFIADI Y. Designing Optimum Locations and Properties of MTMD Systems[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5, 125: 892-898.

[11] SHU Z, LI S, ZHANG J, et al. Optimum Seismic Design of a Power Plant Building with Pendulum Tuned Mass Damper System by Its Heavy Suspended Buckets [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7, 136: 114-132.

[12] 廖翌棋, 高政国, 姚德康. 大型火电厂煤斗悬吊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J]. 建筑结构, 2008, 38(6): 30-33.

[13] 张士炼, 纪金豹, 郝晓敏, 等. 大型火电厂煤斗悬吊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J]. 电力建设, 2009, 30(8): 73-76.

[14] 何邵华,彭凌云,林娜,等.高烈度区大型火电厂混凝土主厂房支承式煤斗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6(增刊1):85-89.

RESEARCH ON DAMPING PERFORMANCE OF SUSPENDED COAL BUCKET TMD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STRUCTURE

PENG Lingyun YUAN Yongqiang TANG Zhenyun KANG Yingjie YIN Yiwen FANG Guowei

(Beijing Key Lab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Retrofi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verify the damping effect of the suspended coal bucket TM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rmal power plant, a structur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compare the damping effects of the one-way and two-way seismic action, and a structural test model with a scale ratio of 1∶12 was fabricated. Two-way shaking table test of different seismic waves under three-level earthquake intensity was conducted, and a comparison test of a conventional scheme of fixing the coal bucket and the floor, and a scheme of the hanging coal bucket TMD scheme using elastic and damping elements connected to the floor was performed, in which multiple earthquakes occur. In addition, the comparison test of the damping effect of the suspension coal bucket TMD with or without damping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upling effect of the X and Y directions of the hanging coal bucket TMD was small, and it could be independent of the X and Y directions of th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TMD theory. Th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optimized suspension coal bucket TMD had a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control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action, and ha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the acceleration under multiple earthquake levels, and the displacement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damped suspension coal bucket TMD structure were reduced. The seismic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undamped suspension coal bucket TMD structure.

Keywords suspended coal bucket TMD; thermal power plant; parameter optimization; shaking table tests; damping effect

DOI: 10.13204/j.gyjz20200400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023)。

第一作者:彭凌云,男,1976年出生,博士,副教授。

电子信箱:ply@bjut.edu.cn

收稿日期: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