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科技交流

文化维度下的英国约克和巴斯古城保护*

刘 娟1 刘 姗2,3 苗清蛟4

(1.潍坊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2.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3.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4.太原理工大学,太原 030024)

摘 要: 英国是遗产大国,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来看,其数量和保护情况,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这源于在漫长的遗产保护过程中,英国有着自己的保护理念和方式、方法,且累积了丰富的遗产保护经验。在文化维度下,研究英国的两座古城——约克和巴斯的遗产保护情况,通过对古城中的建筑,街巷及周边环境,城墙等的比较分析,探析在人文视角下的英国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经验,进而讨论了这些经验对我国遗产保护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 遗产保护; 文化维度

中国和英国都是世界遗产大国,截至2018年7月,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拥有世界遗产53处,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从遗产保护的效果来看,中国是遗产大国却不是遗产保护强国;英国拥有世界遗产31处,数量位居全球第八,在对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无论是从开展遗产保护的历史还是遗产保护的成果来看,英国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尤其是在文化的传承和推广等方面,英国在漫长的保护之路上积累了很多经验。

1 约克古城

约克(York)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北部的约克郡,是北约克郡的首府,其建城历史可追溯至公元71年。约克是英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英王乔治六世曾说:“约克的历史,就是英格兰的历史”。约克拥有悠久的历史,它融合了罗马、维京、诺曼等多样历史文化,城中拥有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约克城墙(York’s Medieval City Walls)、克利福德塔(Clifford’s Tower)等名胜古迹。这些丰厚的历史资源为约克的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年多达300万的游客至此参观游览,使约克成为除伦敦之外,英格兰第二大旅游城市。

1.1 约克城墙及城门

约克城墙(York’s Medieval City Walls)原是罗马人为抵御外敌所建的堡垒,是英格兰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防御工程,城墙自罗马时代就环绕在古城周围。现存城墙长约3.4 km,大部分于12~14世纪重建,是英国保留最长、最完整的古城墙。城墙围绕着约克大教堂而建,就像一座环绕着约克古城的纪念碑(图1,图2)。现在开放的约克城墙是可供展示的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环绕城市的高架步道。

图1 约克城墙的小径和通向城墙的通道
Fig.1 The path and passage to York’s Medieval City Walls

图2 约克城墙
Fig.2 York’s Medieval City Walls

现在的古城中有四座大城门,分别是北边的Boothman Bar,西南的Mickegate Bar,东北的Monk Bar,东南的Walmgate Bar,这些都是中世纪所遗留下来的建筑。此外,还有三座小城门,分别是Fishergate Bar, Fishergate Postern 和 Victoria Bar,它们位于Walmgate Bar和Micklegate Bar之间的南角,相对于前四座城门,这三座小很多(图3)。

图3 约克城墙的城门
Fig.3 Bars of York’s Medieval City Walls

约克古城墙在历经维京等时期近2 000年的变迁,其历史意义显得更加厚重,但城墙的保护面临着城墙开裂、城墙石料风化等问题。1991年,约克政府对城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勘察,记录城墙的破坏程度和具体位置,以及找寻维护方案。在此之后,几乎每一年都会有这类的例行勘察,对城墙的状况做详尽的数据分析,建立动态信息,并最终制定了长期和重点规划,旨在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城墙。新一轮的规划制定从2017年起,为期5年,投入约130万英镑,可见政府对待城墙保护的重视程度。

1.2 古建筑

1.2.1 克利福德塔(Clifford’s Tower)

克利福德塔是根据亨利一世(1216—1272年)的命令建造的,是中世纪英格兰国王权利的象征。它坐落在一个土丘之上,最初是由征服者威廉建造的,在当时对控制英格兰北部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福德塔包含两层楼,两层楼由螺旋楼梯所连接。现存部分中,一些内墙和屋顶已经消失,但基本结构保持良好,清晰可见壁炉、窗户和原来的厕所(图4)。福德塔是约克城中的制高点,可以360°俯瞰全约克城(图5)。

图4 克利福德塔
Fig.4 Clifford’s Tower

图5 从克利福德塔俯看约克城
Fig.5 Overlooking York City from the Clifford’s Tower

福德塔本属于原约克城堡的一部分。约克城堡在中世纪时因战乱而趋于衰落,其附属建筑福德塔也随之荒废。然而,作为约克地标性建筑,福德塔一直未被拆除。在英国内战期间,为了保卫约克城,福德塔上设置了多门大炮。1684年,福德塔着火,木质的无定河内墙被烧毁,从那时起,福德塔便成为了没有屋顶的废墟。自1915年以来,福德塔一直处于英国Ministry of Works的监护管理之下,现在它由英国遗产保护组织(English Heritage)管理,成为英国的遗产。

1.2.2 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

约克大教堂(图6)是北欧最大的中世纪哥特式教堂,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3—15世纪,历时约250年建成,距今约有800多年的历史。教堂前厅、唱诗席和小礼堂为巴洛克式,中央大厅呈中轴对称,东南墙上的一整片彩色玻璃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世纪彩色玻璃窗,堪称建筑设计和艺术中的精品。这些窗户中的大部分玻璃都曾因避免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被拆除并在战后重新拼装。为了保持彩色玻璃的特色,2008年开展了“大东窗”保育项目,此项目包含了对这些彩色玻璃的拆卸及重新粉饰。

图6 约克大教堂内部空间
Fig.6 The interior of York Minster

在约克,政府部门对于古城及古建筑的保护以立法作为规范,古城中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一切维修、兴建、保护工作都做到有法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1830年以前的建筑物一律需要加以保护,不得擅自改善外观;1900年前后的建筑物视其价值而定。如在1967年加固约克大教堂的地基时,工程师在教堂的地下发现了罗马人和诺曼人的遗迹,为了更好地保护遗迹且不破坏教堂本身,政府和保护组织决定在大教堂的地下原址设立博物馆,并保护和展示其遗址的部分[1]

约克大教堂是作为城市的地标之一,这座古老建筑的每一个方面——从手工制作的精美石头到无与伦比的中世纪彩色玻璃收藏品,无一不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1.3 古街巷

除保留较完好的建筑外,约克古城内部的街道依然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约克古城由城墙圈定了城市的边界,城内大大小小的街道,呈鱼骨状,四通八达。其中最为主要的,也是保留最完好的街道Stone gate和The Shambles(图7)。

图7 约克古城内的街巷
Fig.7 The Streets of York City

在约克市中心内,有一条早在维京人占领之前就已存在的铺满鹅卵石的街道,称为Stone gate。街道之所以叫gate,是源于维京语中的表达。在Stone gate的街道两旁仍保留着不少中世纪的建筑物,每一家商店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另一条颇具历史的小巷——肉铺街(The Shambles),是迄今为止英国保存最完整、最为古老的中世纪街道,也是约克最著名的商业街。街道上的建筑非常独特,文艺气息浓厚,每年都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此观光。

2 巴斯古城

巴斯(Bath)位于英国伦敦以西约185 km处的埃文郡东部。整个巴斯城布局紧凑,城市面积28 km2,有人口约19万,18世纪时著名的设计师John Wood设计了整座巴斯城。该古城不仅是英国建筑文化遗产,同时,整座巴斯古城于1987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同年被列入遗产名录中的还有中国的长城。

傅雷曾这样形容它——“精致而美丽的城市”。

2.1 巴斯古城及周边的环境

巴斯,早在罗马时代就因温泉而闻名于世,这催生了英国一种称为疗养和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产业(休闲城镇发展)。在城市变迁的过程中,巴斯人逐渐搬出市区,向郊外扩展城市,使得城市中的大多数历史遗迹和古城的整体面貌得以保存。现巴斯有约5 000余座建筑被记录在册而被保护(图8)。

图8 鸟瞰巴斯古城
Fig.8 Aerial view of Bath City

巴斯古城以一座城市作为保护对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不仅是因为此处有古罗马城的遗址、中世纪和乔治亚时期的建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整座巴斯古城最大化地保留了城市的历史信息和遗存,保持了其人文建筑环境和自然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些都与巴斯市的遗产保护和管理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2 巴斯罗马浴场博物馆(Roman Baths)

巴斯古城始建于罗马时代,经历了中世纪和乔治亚时期,城内建筑涵盖了几个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如古罗马的巴斯罗马浴场,哥特的巴斯修道院等,这些历史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真实地展示了古城当年的面貌(图9)。

图9 巴斯古城内的其他建筑
Fig.9 Other buildings in Bath

巴斯城内现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部分博物馆每年吸引着100万人次前来参观。以罗马浴场为例,这座曾经是巴斯历史上最具地标性的建筑,如今以博物馆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是城内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通过Trip Advisor网站的统计结果表明,在20 791名旅客中,有2 184名旅客来自于非英语国家,占游客总数量的10.5%(图10)。

图10 巴斯古罗马浴场博物馆内非英语国家的游客统计
Fig.10 Non-English-speaking visitors statistics of Roman Bath

巴斯罗马浴场博物馆的设计始终以文物为主体,以文化为主线,根据遗址与展示文物的特点,通过游览路线的精心设计、建筑材料的细心选择和灯光照明的有序布置,设计者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有意淡化了建筑本体,为游客提供了多种观察文物的角度,并从多种层次揭示了馆内展示品的文化内涵,营造了一个充满“梦回古罗马”的文化意境(图11)。

图11 巴斯罗马浴场
Fig.11 Roman Bath

2.3 街 巷

巴斯古城中心区域的街巷大都保持着古朴的风格。与约克不同的是,巴斯古城没有用城墙等做边界,其道路形态呈网格型布局,整座城市由建筑及建筑所在的街道和城市景观共同围合而成,不但自然景观非常美丽,而且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也非常和谐。整个城市使用当地的石材来建设,并按当地的传统非常谨慎地控制建筑形态,具有很鲜明的特色(图12)。

图12 巴斯古城内的街巷
Fig.12 The streets of Bath

2.4 巴斯古城的保护策略

2.4.1 管理制度

巴斯古城的保护和管理,受多个组织和机构的制约:在国家层面的保护机构,如英格兰遗产委员会(Historic England)、英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UK)、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等;在当地政府层面,政府有独立的保护管理权利;不仅如此,在巴斯成立了专门的指导小组(Bath WHS Steering Group);以及独立于政府之外的非政治团体,如巴斯和东北萨摩赛特委员会(Bath & North East Somerset Council)。

2.4.2 发展模式

在巴斯,遗产保护的商业化发展模式比较普遍,包括宗教类建筑。除在巴斯外英国境内的其他建筑遗产商业化的模式也都存在,且会根据每处遗产保护地设置纪念品及文创产品,保证了纪念品的主题仅针对这一处景点,使这些纪念品也都打上了“地域化”的烙印。如巴斯罗马浴场的洗浴香薰产品,约克古城的《哈里波特》系列。

2.4.3 文化游览的宣传方式

在巴斯古城游览的官方或Trip Advisor旅游网站上,旅游宣传重点落在了文化游览和体验式游览。如在巴斯罗马浴场博物馆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游客,推出了多种游览方式。

3 文化维度下的英国遗产保护和传承

从英国对约克和巴斯两座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可以看出,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艺术性及文化性均得以完好保存。究其原因还是源于这两处遗产保护将建筑本体和周围的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完整真实地保留了城市在演化过程中的历史信息。在文化维度下,英国的遗产保护与传承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3.1 法律法规的保护——高效的保护管理系统

以英格兰为例,自1882年便成立了“The Office of Works”,这也是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的前身。从法律制度和民众参与两个角度,开始了对遗产的保护。截至2017年,仅在英格兰登记记录的古迹约2万多处,历史建筑37万余处,此外还有历史建筑37万余处,沉船、战场、公园和花园1 000余处等。

从法律保护体系来看(表1)[2-4],英格兰主要文物保护管理相关法律可分为在册古迹、登录建筑、保护区和历史性公园与园林;从英国政府的登录体系来看,对遗产登录分三个等级,分别是Ⅰ级——具有罕见价值和独特意义的重要建筑(buildings of exceptional interest);Ⅱ级——拥有非常独特价值的重要建筑(buildings of more than special interest)和Ⅲ级——具有特殊价值(buildings of special interest),值得尽力保护的历史性建筑[5]

从管理机构看,英国有官方组织,如英国遗产委员会(English Heritage)、地方政府等;此外,民间团体在保护中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力量,这些民间组织包括古物咨询机构(Antiquarian Commission)、古建筑保护协会、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市民信托(Civic Trust)、国家遗产纪念基金(National Heritage Memorial Fund)等。

表1 英格兰主要文物保护管理相关法律

Table 1 Laws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jor cultural relics in England

年份/年相关保护法律年份/年相关保护法律1882The Ancient Monuments Protection Act《古迹保护法》1983National Heritage Act《国家遗产法》(1997年,2002年两次修订)1909The Housing, Town Planning, etc. Act《城市规划法》1986Protection of Military Remains Act《军事遗址保护法》1947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城镇和乡村规划法》1987《通知:8/87:历史建筑和保护区———政策和程序》1953The Historic Buildings and Ancient Monuments Act of 1953《历史建筑和古迹法》1990Planning (Listed Buildings and Conservation Areas) Act 1990 (Section 69 and 70)《规划(登录建筑和保护区)法》1959Civic Amenities Act《城市宜人环境法》1996Treasure Act《珍宝法》 (2002年修订)1967Civic Amenities Act《城市宜居法》(1974年修订)2008Conservation Principles《保护准则》1973Protection of Wrecks Act《沉船保护法》2010《规划政策声明5:历史环境规划》1979Ancient Mon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Areas Act《古迹与考古区域保护法》2011National Heritage Protection Plan, NHPP《国家遗产保护规划》

3.2 保护意识的培育——多样的参与体验方式

从教育层面,英国对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的育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体验式的文化展示。包括保护意识是从小培养的。在英国,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校内和校外都可接受传统文化和保护意识的培育[6]。英国政府还鼓励“课外学习”,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儿童参加、体验与遗产保护相关的活动。在约克和巴斯古城中有很多景点会提供这样学习的场所和机会。如在古罗马浴场博物馆的学习中心,推出了Archway项目,在这个中心学习的孩子们可以穿着罗马服饰,处理原始文物,研究罗马建筑技术,发现那些罗马人留下来的文字,甚至有机会在地下现场挖掘罗马文物的复制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寓教于乐[7](图13)。除了学习中心,还有School Programme。这个项目与国家课程紧密相连,同时也是为了鼓励青年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来此参观学习。这种学习项目本身就像是一种对公众参与发放的邀请函,宣传文化意义的同时,鼓励民众的参与体验,培养并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

图13 巴斯古罗马浴场中为孩子提供的学习中心
Fig.13 The learning center for children in Roman Baths

从国家层面,英国遗产委员会下属的机构和遗产地每年平均接收超过50万名师生;国民信托组织每年也欢迎50万名学子到访学习;英国遗产委员会的任何成员都可以免费将最多6名19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带入遗产地。

3.3 传统文化的传承——潜移默化的引导方式

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建筑遗产的过程中,英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不能仅依靠政府及民间团体的力量,而应对大众循循善诱地引导,培育文化自信才是守护遗产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英国有世界上第一座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且在全国范围内也拥有着很多不同种类、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大部分是对民众免费开放的。政府通过这种低票价或免票的形式对公众开放文化资源,宣传本国文化的同时,诱导民众以参观学习的方式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爱护,树立文化保护的自信。

4 结束语

中英两国在遗产保护方面存在不同。英国有近40万处最重要的历史古迹被列入国内名录之中。该清单包括有建筑物、战场、纪念碑、公园、花园、沉船等。在保护过程中,英国更注重遗产的文化价值、教育和学术价值、经济价值、资源价值、娱乐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展示。对于历史建筑和历史遗存的保护并不仅限于建筑单体,大多数遗产保护是连同建筑、文化及周边环境一同考虑联系而进行成片区保护。中国的遗产保护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形成了分类明确的保护体系,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四级保护体系。同时注重单体或村镇、街道的保护,而往往忽略了对于文物本体所处的历史与文化环境的保护。

我国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伴随遗产理论的日臻成熟,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对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认识日益深化,原有对遗产的开发展示还不足以显露其历史遗产的价值,学习英国建筑遗产保护,尤其是对文化价值的展示,对于我国文物的管理、文脉的延续以及文化基因的保护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伟芳. 历史遗存与现代城市的有机结合:英国约克的古城保护[J]. 城市观察, 2011(3): 23-30.;

[2] 邓位,林广思.英格兰历史遗产保护体系: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框架[J]. 风景园林, 2014(6): 153-156.

[3] 郎亮,王媛媛. 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政策研究及启示[J]. 建筑与文化, 2017(5): 65-66.

[4] 黎昕. 论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英国和意大利为参照[J]. 东南学术, 2016(1): 88-94.

[5] 张杰,何仲禹,徐碧颖. 英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立法与管理[J]. 北京规划建设, 2008(5): 160-164.

[6] 朱蓉,吴尧. 爱丁堡老城和新城的保护管理经验[J]. 工业建筑, 2015,45(5): 6-9.

[7] 郭婷,王翔. 文化刺激下的英国阿尔伯特港改造利用[J]. 工业建筑, 2017,47(9): 186-190.

HERITAGE PROTECTION OF YORK AND BATH ANCIENT CITY IN BRITIAN UNDER THE CULTURAL DIMENSION

LIU Juan1 LIU Shan2,3 MIAO Qingjiao4

(1.Weifang University, Weifang 261061, China; 2.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3.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Beijing 100088, China;4.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China)

Abstract As a heritage country, Britain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the quantity and the protection situation of heritage according to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list. Due to the long process of heritage protection, Britain has its own protection concepts and methods, and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heritage protection under the cultural dimension. This paper studied the two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ituations of the ancient cities of York and Bath,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buildings, street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walls, the British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experience wa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d then the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o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wa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Britain; heritage protection; cultural dimension

DOI: 10.13204/j.gyjz20200403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XW06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1096004),(201802323010);潍坊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4Z18)。

第一作者:刘娟,女,1981年出生,硕士,讲师。

电子信箱:329483236@qq.com

收稿日期: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