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今故宫博物院)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含有房屋9 000多间。这些古建筑以雄伟的外观、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湛的工艺、有序的构架等特点闻名于世,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及聪明智慧。紫禁城古建筑从设计到施工,一般需要如下流程[1]:皇帝下建造谕旨给建筑主管大臣,大臣转达给负责建筑设计的部门即样式房,样式房根据皇帝要求进行图纸设计,确定建筑主要部分的尺寸和做法,然后再制作成烫样,供皇帝御览。皇帝认可之后,样式房方可依据烫样绘制施工设计画样,编制做法说明,支取工料银两,进而招商承修,开工建设。此处,烫样也称“烫胎合牌样”或“合牌样”,即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烫样”一词较早见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文庆等纂修的《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四》:“辟雍殿前建琉璃牌楼一座,琉璃牌楼东南、西南角各建钟鼓厅一座,东北、西北角各建碑亭一座,烫样恭呈御览”[2]。清代学者李斗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所著《扬州画舫录·卷十七》对烫样有如下定义:“造屋者先平地盘,平地盘又先于画屋样,尺幅中画出阔狭、浅深、高低尺寸,搭签注明,谓之‘图说’。又以纸裱使厚,按式做纸屋样,令工匠依格放线,谓之‘烫样’”[3]。而清代的建筑模型之所以被称作“烫样”,是因为模型的制作需要烙铁熨烫成型。烫样的各个模型一般用纸张、木头、秫秸、沥粉等材料加工而成。其中,纸张一般选用元书纸、麻呈文纸、高丽纸、东昌纸,用于制作墙体和屋顶;木头一般选用红松及白松,用于制作梁架;秫秸用于制作截面尺寸较小的木构件;沥粉用于制作屋顶的瓦垄。烫样加工工具包括簇刀、剪刀、毛笔、蜡油、水胶、烙铁等。其中,簇刀和剪刀用于裁剪、修整模型,毛笔主要用于画线条和写字,蜡油浸泡纸张以增强其防水防污能力[4],水胶主要用于粘合不同材料,烙铁主要用于将材料熨烫成型。烫样可用于建筑群模型,以表达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特征;也可用于建筑单体模型,用于反映建筑的构造组成、材料、色彩、造型等信息;还可用于建筑构件模型,以反映建筑构件本身的建筑具体构造特征。在烫样的典型部位还会贴有黄色标签,上面注明了建筑的名称、尺寸、做法等信息。烫样是按照拟建造古建筑制作的模型,一般要对古建筑原型缩小一定的比例,常有的比例有:5分样(1∶200),寸样(1∶100),2寸样(1∶50),4寸样(1∶25),5寸样(1∶20)等[5]。
紫禁城古建筑的烫样,实际上和现在的立体模型差不多,其主要原因是给皇帝展示拟建造建筑的三维效果,类似于今天的建筑实体模型。由于一般建筑平面图无法使皇帝获得建筑造型、内外空间、构造做法等准确信息,因而需要制作烫样来展示拟施工模型的效果。通过向皇帝展示拟建造模型的烫样,可显示出建筑的整体外观、内部构造、装修做法、色彩样式等较为全面的信息,以便皇帝做出修改、定夺或决策。
烫样实际就是古建筑的三维模型,明清时期以前的宫殿城池规划建设就有这种做法,如隋朝建筑学家宇文恺在对洛阳明堂设计的过程中,就制作了模型进行方案表达[6]。一般而言,制作好的烫样,应该包括如下信息:建筑造型、建筑内部构造组成、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建筑基本尺寸数据、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基础等内容。上述内容可通过烫样外观、图纹、色彩、文字等方式表示。图1为养心殿喜寿棚及内部戏台烫样,该烫样所反映的是养心殿庭院内的一座棚式建筑,用于重要活动时对戏台的临时防护。下面以养心殿喜寿棚烫样为例,对烫样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7]。
对于喜寿棚本身而言,其基本信息如下:1)烫样构造。由东、西、南、北4向立柱、装修及顶棚组成。2)立柱做法。立柱为方形截面木柱,浮放于原有室外地面,柱底无柱顶石。该做法可认为喜寿棚为临时性建筑,便于装拆。3)装修信息。东、北立面每间上部为直方格透明窗,下部架空,便于演员出入及帝后观看演出,见图1a、图1b;西、南立面上部为直方格窗,下部为隔扇,见图1c、图1d。4)建筑做法。隔扇为龙纹裙板、蝙蝠纹绦环板、步步锦隔扇芯。隔扇侧面贴有“槅扇俱安活扇”的黄色标签。这规定了隔扇的安装做法。窗户为直格固定做法,其主要原因在于窗户位置较高,不便开启。屋顶由水平木框架、芦席、边栏杆、挂檐组成。其中,栏杆为步步锦隔断做法,挂檐外立面绘有蝙蝠、灵芝、仙草等图纹。5)建筑色彩。由下至上分别为:立柱为绿色;隔扇抹头、边框为红色,其余为绿色;直格窗位绿色;挂檐为白色,上面绘制青色纹饰;边栏杆为绿色短立柱、红色栏杆芯;顶棚边框为绿色,芦席为灰色。6)文字说明。烫样东侧,分别贴有“柱至台帮二尺五寸”的红色标签、“地皮至殿檐高一丈三尺”的黄色标签,红色标签内容确定了喜寿棚在养心殿东侧的具体相对位置,而黄色标签内容确定了喜寿棚东侧顶棚相对于养心殿地面的具体相对高度;烫样西侧,贴有“地皮至抱厦脊上皮高二丈四尺五寸”的黄色标签,这确定了喜寿棚西侧抱厦脊距离地皮的具体高度;烫样南侧,贴有“柱至影壁二尺”的黄色标签,这规定了喜寿棚与养心殿前院南侧影壁之间的间距尺寸,相当于确定了喜寿棚在养心殿南北向的具体位置;烫样北侧,分别贴有“白(台)帮至棚柱三尺”及“地皮至殿檐高二丈五寸”的黄色标签,前者确定了喜寿棚在养心殿北侧的具体位置,后者则确定了喜寿棚北侧顶棚相对于地面的具体高度;烫样顶棚,贴有“添搭明瓦木棚一座,南北进深四丈五尺,东西面宽三丈三尺七寸,柱高二丈六尺”的黄色标签,这规定了喜寿棚的总长、总宽、总高等基本信息。喜寿棚烫样的上述构造、色彩及文字说明为建筑的施工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a—东立面;b—北立面;c—西立面;d—南立面。
图1 养心殿喜寿棚烫样
Fig.1 The Tang Yang of Xishou shed of Yangxin Palace
故宫现存清代遗留下来的烫样有80余套,主要包括[1]:圆明园的九州清晏(图2)、泉石自娱、同乐堂、上下天光、思顺堂、承恩殿、天地一家春、恒春堂、课农轩、廓然大公、勤政殿、万方安和;绮春园(万春园)的清夏堂、天地一家春;颐和园的德和园戏楼、治镜阁;北海的漪澜堂、庆霄楼、澄性堂(图3)、静心斋、画舫斋、濠濮涧、快雪堂;中南海的春藕斋、勤政殿、瀛台;紫禁城的延禧宫、长春宫罩棚、院墙;景山的寿皇殿;天坛的祈年殿;东陵的普祥峪地面建筑、慈禧地宫;皇城内的地安门等。这些烫样,为清代皇家建筑的保护、修缮、研究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2 九洲清晏殿烫样
Fig.2 The Tang Yang of Jiu Zhou Qing Yan Palace
图3 澄性堂烫样
Fig.3 The Tang Yang of Cheng Xing Tang Palace
紫禁城内制作烫样,其根本目的就是由皇帝确定拟建造的建筑样式、构造、材料及工艺。可以说,紫禁城内的建筑,基本上是按照烫样模型进行建造施工的。可是,在紫禁城内,至今保留着一座古建筑,它与烫样格格不入,是紫禁城建筑群中的另类,这座建筑就是延禧宫。延禧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后妃居住场所,原名长寿宫,清代改为现名。延禧宫在历史上多次着火,仅清代记载的就包括道光十二年(1832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咸丰五年(1855年)发生的火灾,而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是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二日21:00的火灾,除了宫门外,所有房屋被毁。分析认为[8]:延禧宫是苍震门内西行南向的首座宫院,由于苍震门是宫内太监和匠役勤杂人等进出内廷的唯一通道,关防并不严密,因而非常容易将火源引入延禧宫。
每次火灾后,延禧宫都会被复建。据史料记载:“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一月,太监张伶喜口传奉旨:延禧宫工程,著照式修建。经总管内务府奏,明年方向有碍,拟先勘估,如后年方向相宜,即行修建”[9]。图4所示烫样约为当时样式房奉旨而作呈送给皇帝御览所用[10]。由烫样模型可知,延禧宫由前院及后院组成。前院入口为琉璃墙宫门,入门后有木质影壁一座。前院主殿为五开间,前出廊,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式屋顶。前院配殿为三开间,前出廊,黄色琉璃瓦,硬山式屋顶。近琉璃门处有一座倒座房。后院主殿为五开间带耳房,无廊子,黄色琉璃瓦,硬山屋顶;东西配殿为三开间,带前出廊,黄色琉璃瓦,硬山屋顶。前后院的配殿之间,建有东西两座体量较小的建筑。前后院通过前院主殿两侧的游廊连通,作为出入口。
图4 延禧宫烫样
Fig.4 The Tang Yang of Yanxi Palace
另烫样上有若干黄条,其主要文字信息如下[10](图5):1)“遵旨照长春宫式样”。由此可知,延禧宫的烫样是按照西六宫的长春宫样式制作的。长春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七檩单檐歇山式屋顶,其立面见图6。由此可知,延禧宫原有的建筑形式与之类似。2)“添盖大殿一座,五间,明间面宽一丈七尺七寸,二次间各面宽一丈六尺五寸,二稍间各面宽一丈二尺。进深一丈七尺五寸,前后廊各深七尺。檐柱高一丈一尺一寸。台明高二尺”。上述文字可获得的信息为:前院主殿为五开间三进深,前后带廊子。建筑位于二尺高台明之上,各房间长宽尺寸、柱高尺寸均确定。实测结果表明[11]:上述主要尺寸与长春宫主殿的建筑尺寸基本吻合。3)“添盖东西配殿二座,各三间。明间面宽一丈二尺四寸。二次间各面宽一丈二尺二寸。进深一丈五尺六寸。前廊深四尺。檐柱高九尺六寸。台明高一尺”。以上文字可获得的信息为:主殿东西两侧各设配殿,即东配殿和西配殿;两配殿建筑形式完全相同;各配殿均为三开间,前带廊子,檐柱、台明高度均低于主殿(即建筑总高低于主殿)。而长春宫亦带有东西配殿,各配殿均为面宽三间,前出廊,硬山屋顶,与图3中烫样造型相同。依据延禧宫烫样相关信息,参照长春宫建筑现状,不难分析出延禧宫在未被焚毁时的建筑样式,即为体量相对于前朝建筑要小,分为主殿和配殿,具有传统木梁木柱连接特征,屋顶带有琉璃瓦的中国传统四合院式的建筑群。
图5 延禧宫烫样上的部分文字信息
Fig.5 Part text information on Tang Yang of Yanxi Palace
图6 长春宫主殿外立面
Fig.6 Front view of main palace of Changchun Palace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现存延禧宫主殿位置是一座不中不洋、造型奇特的建筑,见图7。不仅如此,这座建筑名称也不叫延禧宫,而被改称为灵沼轩。灵沼轩是紫禁城里面古建筑的异类。之所以称之为异类,是因为其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既与烫样不搭边,又与紫禁城内传统的中国古建筑样式格格不入。不仅如此,这座建筑目前还处于未完工状态。
图7 灵沼轩立面
Fig.7 Front view of Lingzhao Veranda
清宣统元年(1909),隆裕皇太后听从太监小德张的建议,要在延禧宫的遗址盖一座“不怕火的建筑”,且还能满足皇宫休闲娱乐的需求,并取名为“灵沼轩”[12]。清代学者徐珂在编撰的《清稗类钞》之《宫苑类》有关于灵沼轩兴建原因及取名来源的描述:“大内御花园东有土阜一区,向以日者之言不宜建筑,宣统己酉,兴修水殿,四围浚池,引玉泉山水环绕之,殿上窗棂承尘金铺,无不嵌以玻璃,隆裕后自题扁额曰「灵沼轩」,俗呼为水晶宫”[13]。这说明灵沼轩由隆裕皇太后取名,且水殿的水来源于玉泉山。民国学者曹荣等撰写的《满清稗史》第29卷也记载了灵沼轩的建筑特征和停工原因:“在宁寿宫西数丈,掘地为池,深丈余,宫立水中央,凡三层,层九间,又四角各有一亭,计三十九间,以铜作栋,以玻璃为墙,四望空明。入其中者,如置玻璃世界,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下层地板亦以玻璃为之,俯首而窥,池中游鱼,一一可数,荷藻参差,青翠如画,地板又可开关,时或揭起,驾小舟直达宫外。中层、上层地板亦用玻璃。上层顶上,更有玻璃缸数事,为蓄鱼之需。楼梯皆置宫外,由东南亭内,曲折环绕,渐升而不自知也。不意工程未竣,辛亥革命,以紫禁城内空前新颖之建筑,乃告中途停顿。”[14]基于上述描述内容和灵沼轩现存建筑实际情况[15],可知想象中的灵沼轩建筑特征为:共3层,包括地下1层和底上2层;宫殿建在预先挖好的水池中央,水池内养鱼可供观赏;采用铜(实际是铸铁)作为宫殿的立柱,墙体的窗户上开设玻璃,以利于观鱼;池水源于内金水河,且可坐船通过内金水河出宫;宫殿每层9间(石质),四角各附加1个亭子(铁质),合计39间;四面出廊,四角与铁亭相连,有旋转(铁)楼梯供上下。重建后的延禧宫是一座水晶琉璃世界,帝后闲暇之时,可徜徉其中,观鱼赏景。灵沼轩的复原想象图见图8。从防火的角度来看,灵沼轩采用钢、石材料作为建筑承重材料,相对于紫禁城内其他以木材为核心承重材料的建筑而言,的确不容易着火,且灵沼轩地下一层还有水池,有利于防止火势的蔓延[16]。然而由于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因而灵沼轩开工后3年即停工,直至现在。所以说,延禧宫烫样是紫禁城内几乎唯一的,与建筑实物完全不符的建筑烫样。
图8 灵沼轩复原想象图
Fig.8 Rendering of the restored Lingzhao Veranda
灵沼轩建筑造型、建筑材料与紫禁城里的其他建筑格格不入,乍一看两者毫无关联,但是相关史料及清同治时期延禧宫的烫样实物予以了合理的解释。灵沼轩的建筑命名、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等建筑信息产生上述各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延禧宫在历史上的多次失火并复建,而在清宣统元年最后一次复建时,隆裕太后下令采用不怕火的材料和西式的建筑风格,并修改了建筑名称,以用来“克火”;而晚清政府的没落使得这座“新”材料、独特造型的防火建筑一直未能完工。此处,延禧宫的烫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因为它提供了延禧宫在清同治及以前的重要建筑信息:延禧宫曾经的确与紫禁城东六宫其他院落建筑一样,是一座典型的中式木质结构建筑,且建筑风格与东六宫其他建筑相近。由此可知,烫样是揭示古建筑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变化的重要凭证。
紫禁城现存古建筑烫样,绝大部分源于清代雷氏家族,他们先后七代在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我国近代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曾有如下概括[17]:“在清朝(1644—1912年)260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应募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设计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样式雷的名下,是一个极其庞杂的建筑体系。大到皇帝的宫殿、京城的城门,小到房间里的一扇屏风、堂前的一块石碑,都符合样式雷的种种规矩,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技艺的高超与严谨。样式雷七代家族的典型代表人物及主要建筑工程成就归纳如下。
第一代:雷发达(1619—1693年),字明所,建昌(今永修)人。雷发达以建筑工艺见长,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和堂兄雷发宣一起应募赴北京修建皇室宫殿,主要从事楠木作(即内檐装修)的技艺。有民间传有雷发达在太和殿大修时上梁立功的故事,这并非属实[18]。
第二代:雷金玉(1659—1729年),字良生,雷发达长子。康熙二十二年(1683)冬,时年25岁的雷金玉跟随父亲迁居北京,随即完成了太学生学业,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候补州同衔名,不久以后又随父亲参与皇家宫苑设计,任内务府钦工处样式房、楠木作等专职匠人的首领,主持的工程主要有:海淀畅春园营建工程中的各殿楠木作,福陵、昭陵的神功圣德碑亭,清东陵孝庄文皇后暂安奉殿,热河避暑山庄等[19]。在为畅春园正殿上梁的施工中,雷金玉因技术超群而立大功,被皇帝亲自召见,受到表彰和奖励,赏七品官衔,食七品俸禄[20]。雷金玉是雷氏家族第一位执掌样式房的人,雷氏家族自此开始兴旺。
第三代:雷声澂(1729—1792年),字藻亭,是雷金玉的幼子。雷声澂不是雷氏家族声闻最显赫的设计师,但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尚在襁褓中雷金玉即辞世,由寡母张氏一手养育成人。自雷金玉去世至雷声澂重回样式房中的二十年间,皇家工程的设计另有其人。乾隆朝人才辈出,在没有直系父辈提携的情况下,雷声徽开始只能是作为样式房的一般技师,辛勤劳作,最终凭借自身实力争回楠木作掌案一职并监理样式房。雷声澂主持的主要工程是乾隆朝时期的圆明园一系列改建工程[21]。
第四代:雷家玺(1764—1825年),字国贤,是雷声澂的次子。乾隆五十五年起(1790年),雷家玺承担了修建万寿山、香山、玉泉山的修建工程;嘉庆元年至八年(1796—1803年),主管了昌陵建设工程;嘉庆八年至二十二年(1803—1817年),主管了绮春园清夏斋、涵秋馆、四宜书屋等修建工程,以及圆明园安澜园、舍卫城、同乐园等修建工程[22]。之后,雷家玺还承担了宫中灯彩、西厂烟火及乾隆八十万寿典景楼台工程[23]。雷家玺的工程成就代表了为雷氏家族鼎盛。
第五代:雷景修(1803—1866年),字先文,号白璧,雷家玺的第三子。雷景修主要负责九洲清晏、长春仙馆等寝宫的内檐装修[22],以及慕陵、慕东陵、昌西陵、定陵、圆明园等工程设计与施工[24]。雷景修把祖上传下来和自己工作中留下来的设计图样(包括各个历史阶段的草图、正式图)、烫样模型专门收集起来,用三间房子存在家里[25]。样式雷大量图档和烫样能保存至今,可认为雷景修功不可没。
第六代:雷思起(1826—1876年),号禹门,是雷景修的第三子。雷思起16岁时便在样式房当差,师从父亲雷景修习艺;咸丰二年(1852年)供职皇家建筑工程,参与了昌西陵、圆明园工程;咸丰八年(1858年)接替父亲,担任定陵样式房掌案(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定陵、定陵妃园寝、盛京永陵、定东陵、同治大婚庆典、重修圆明园、西苑、南苑行宫、紫禁城内建筑修缮等众多重大工程。图1所示养心殿喜寿棚烫样即为雷思起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负责制作[26]。同治十三年圆明园重修时期,雷思起带领儿子雷廷昌和样式房匠人,夜以继日制作出万春园大宫门、天地一家春、清夏堂、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等全部施工所需的画样和烫样[27]。
第七代:雷廷昌(1845—1907年),字辅臣,又字恩绶,是雷思起的长子。雷廷昌未满13岁就开始师从父亲学习样式房事务。雷廷昌主持了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香山和樱桃沟到玉泉山的引水工程、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西山旱河河道修整工程,承担了光绪十一年(1885年)西苑鸾仪殿、镜清斋、丰泽园等工程的设计施工,主持了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间的颐和园修建工程设计,如佛香阁、排云殿、仁寿殿、乐寿堂等[28]。此外,慈禧、慈安两太后的定东陵、同治帝惠陵、光绪帝崇陵等帝后陵寝,都是雷廷昌参与和主持设计修建的[23]。世上现存样式雷图档和烫样,绝大部分出自雷廷昌及其父亲雷思起在工作期间产生的档案资料。
雷廷昌重修了颐和园后,清王朝严重衰败,皇家大型工程连年减少。雷廷昌死后,其大儿子雷献彩继承父业,但是很快清政府被推翻,因而雷献彩失业。此外,清王朝的灭亡,封建制度的瓦解,使得不需要一个专门设计机构为皇族的建筑设计服务、体现王族的意志和思想。而随后兴起的国内民族工商业,使得民间和政府机构大量建造洋楼和工厂。由于职业教育、设计方法和相关知识的局限,雷氏后人已完全不能满足近代设计的需求,不能执业也就在所难免。此外,此时的雷氏家族染上毒瘾[29],不惜将图档、烫样变卖来换取购买毒品的资金,使得其家族逐渐没落,并造成大量图档、烫样流失于民间甚至国外。尽管如此,雷氏家族在我国清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留下来的烫样和其他工程资料也是宝贵的实物资料,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紫禁城古建筑烫样的科学价值为表现的直观性、制作的简易性、修改的便利性等方面[30],说明如下。
1)烫样的直观性,表现在直接给皇帝展示拟建造建筑的三维效果,这种效果全面而又丰富,实现宫殿建筑设计的形象性和具体性的完美结合。烫样还解决了建筑平面展示的局限性问题,使得建筑使用者能够提前直观完工后的建筑立体大样。不仅如此,烫样是根据建筑的设计情况制作,并标注有详细尺寸,因而又具有科学实用价值。此外,烫样比现代建筑模型更科学,因为它不仅能够缩微实体的方式来表现建筑样式,还能够将构件层层拆卸,显示建筑内部构造的具体做法。制作好的烫样具有层叠性和灵活性,各个构件之间互不影响,彼此有所联系又各自独立,其屋定、柱子、门窗甚至内部陈设的桌椅、几案、床榻等每一个小部件都是活动的,每一块小板子都能移动,从里到外将建筑结构和形态表现得十分明确,并有具体的尺寸和做法说明。相比而言,现代建筑模型很难实现。
2)烫样的简易性,表现为烫样的制作不需要依赖复杂的建模技术、高科技的辅助设备或大量的资金即可实现。紫禁城古建筑烫样的制作包括梁、柱、墙体、屋顶、门窗等部分,其中,梁和柱采用秫秸和木头剔凿、裁剪而成;墙体主要用不同类型的纸张用水胶粘合成纸板,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屋顶制作时,首先利用黄泥制成胎膜,然后将不同类型的纸用水胶粘合在胎膜上,晾干后,成型的纸板即为屋顶形状;瓦垄可用画工使用的粉筒子将沥粉粘在屋顶,或者用潮湿的线香掺胶水粘在屋顶而成[31];门窗的制作方法类似于墙体,制作后再在上面绘制图纹或彩画。同时,工匠会在不同的建筑构件表面,贴上含有设计者姓名、建筑名称、控制尺寸、施工要点等信息的标签,以利于施工参照。由上可知,烫样制作所需材料造价低廉,工序简单明了,仅需手工操作,工程实用性强,因而简易而又科学。
3)烫样的修改极其方便。古代工匠在设计宫殿建筑时,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完全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皇帝看到烫样后,往往会提出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建筑体量、建筑色彩等方面的修改要求。而烫样制作的简易性使得模型本身的修改非常方便:建筑功能的变化可采用更换构件表面的标签实现;构件尺寸的变化可通过调整构件的尺寸来实现;构件的位置变化可通过拆卸并重新安装的方式实现;建筑特定部位造型的变化可通过替换构件本身来实现等。烫样修改便利,有利于皇帝及时获得准确所需的建筑信息,并及时指导施工。
当然,烫样的科学价值不仅如此。烫样技术纠正了一些人对紫禁城古建筑工匠“纯经验”的传统错误观念,说明我国古代建筑工匠不仅具有建筑施工技艺,而且具有立体模型表达能力,有助于今天的人们全面了解、掌握我国古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过程的建筑理论、设计方法、科学技术等信息。烫样技术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建筑“见物不见人”的弊病。一般人认为紫禁城古建筑是建筑工匠的技艺成就,对设计者的姓名、设计理念、设计依据、设计技术等信息并不了解。烫样模型给人以较为清晰的信息,便于人们了解、研究建筑实物的来源,并作为古建筑设计、修缮、研究参考的依据。烫样作为建筑营建情况的最可靠记录,还有助于从材料、尺寸、样式、工艺等角度全面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技艺。因此,紫禁城古建筑的烫样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科学性,亦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紫禁城古建筑烫样所展示的清代建筑类型丰富,尺寸信息明确,工程做法详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不仅为清代建筑的修缮、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于清代建筑的造型、构造、工艺、色彩、材料、制作人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和文字信息,是我国古建筑发展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不仅如此,与一般史料相比,它没有晦涩的语言,也并非纯文字方式来反映清代建筑史,而是通过实体模型的形式来表现,更加简洁、直接和易懂,是表达清代建筑史的一种特别符号。
烫样也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烫样表现出以木材为主要承重材料,榫卯为构件主要连接形式,抬梁式的屋架和大屋顶形式等,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特色文化[32];烫样采用宫殿建筑特有的宏伟造型、红黄色彩的专用、庑殿类高等级屋顶形式的大量运用等,体现我国古代的皇权文化[33];烫样群显示的院落式的布局风格,中轴线为主的建筑布置方式,“反宇”形式的曲面屋顶及建筑命名多带“和”字的命名方式等,体现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34-35];烫样陈设、彩绘及纹饰多用瑞兽形象,体现出我国传统的图腾文化[36];烫样中部分尺寸的吉利数字及用于具体施工时选择的“黄道吉日”等,体现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37-38]。由上述分析可知,紫禁城古建筑烫样在材料、造型、布局、命名、纹饰等方面,对于研究和合理传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紫禁城古建筑烫样为清代古建筑三维模型,可较全面地展示建筑的造型、工艺、色彩、尺寸等信息,是解读紫禁城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造型、功能等信息变化的重要依据。现存紫禁城古建筑烫样绝大部分为样式雷家族制作,样式雷七代人为宫廷服务200余年,不仅把宫廷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现实化,更能巧妙展示建筑设计本身的过程。紫禁城古建筑烫样表现直观、制作简易、修改方便,为我国清代宫廷建筑的保护、维修、研究及建筑文化传承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因而有着重要的科学、文化和历史价值。
[1] 张淑娴.装修图样:清代宫廷建筑内檐装修设计媒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3):113-121.
[2] 梁国志.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四[EB/OL].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1612&remap=gb#p168.
[3] 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393.
[4] 俞进化.清东陵与西陵[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50-51.
[5] 周苏琴.亭台楼阁方寸间 样式雷烫样遗珍探秘[J].中华遗产,2005(4):108-112.
[6] 郭璐.隋大兴城市规划的知识体系:以历史人物为线索的文献考察[J].城市规划,2019(3):9-16.
[7] 李越,赵波,刘畅.故宫博物院藏“养心殿喜寿棚”烫样著录与勘误[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3):55-73.
[8] 闫宏斌.故宫为何也有烂尾楼[J].前线,2011(4):62-63.
[9] 章乃炜.清宫述闻[M].北京:故宫出版社,2009:572-573.
[10] 朱庆征.方寸之间的宫廷建筑:紫禁城·延禧宫烫样[J].紫禁城,2006(7):88-91.
[11] 卓媛媛.故宫长春宫大木结构特点初步分析[J].故宫学刊,2015(2):312-322.
[12] 毛宪民.紫禁城内水晶宫之谜[N].中国档案报,2001-12-21(008).
[13] 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4:153.
[14] 章乃炜.清宫述闻[N].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572.
[15] 周乾.紫禁城古建筑烫样[J].北京档案,2017(10):41-43.
[16] 周乾.紫禁城古建筑防火的传统方法[J].工业建筑,2019,49(4):212-214.
[17] 梁思成.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J].文物参考资料,1953(10):53-69.
[18] 王其亨.雷发达太和殿上梁传说的真相[J].新建筑,1988(4):71-72.
[19] 史箴,何蓓洁.雷金玉新识[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5):99-117.
[20] 史箴,何蓓洁.雷发达新识[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4):81-94.
[21] 端木泓.圆明园新证:乾隆朝圆明园全图的发现与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1):22-36.
[22] 郭黛姮.圆明园与样式雷[J].紫禁城,2011(4):8-19.
[23] 何蓓洁,王其亨.皇帝的建筑师 清代样式雷世家[J].紫禁城,2019(2):17-31.
[24] 段伟.样式雷图档与清代皇家建筑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2):126-128.
[25] 朱启钤.样式雷考[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3,4(1):88.
[26] 何蓓洁,荣幸.“养心殿东暖阁添搭彩台与明瓦木棚烫样”辨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9):21-37.
[27] 刘彤彤,何蓓洁.样式雷与清代皇家园林[J].中国园林,2008(6):17-22.
[28] 张宝章.清代样式雷的经典传承:建筑大师雷廷昌生平[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3):83-88.
[29] 张威,陈秀.朱启钤《样式雷考》疏证[J].文物,2003(12):67-76.
[30] 周乾.深藏在故宫里的古老“3D打印”技术[N].科技日报,2019-12-13(008).
[31] 蒋博光.样式雷和烫样[J].古建园林技术,1993(1):45-47.
[32] 周乾,闫维明,纪金豹.故宫太和殿抗震构造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增刊1):117-122.
[33] 周乾.《周易》思想对紫禁城古建筑营建的影响[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3):66-71.
[34] 周乾.论《考工记》对紫禁城营建的影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31(4):1-4.
[35] 周乾.紫禁城古建筑中的儒家文化思想考释[J].创意与设计,2019(5):11-16.
[36] 周乾.紫禁城屋顶的瑞兽[N].科技日报,2019-06-21(008).
[37] 周乾.紫禁城数字趣话[N].科技日报,2019-08-30(008).
[38] 罗哲文,骆中钊.风水学与我国古代建筑的规划营造[J].古建园林技术,2008(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