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以来便有”共享“这个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共享”成为了21世纪的主导潮流。从“全民共享—让渡共享—群共享”,在揭示了“共享”发展的同时,也暗示着人类公共生活方式的转变,即公共生活与私密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建筑模式,这种新的建筑模式探讨不同人群的组织、联合和使用空间,被称为“共享建筑”。现如今“共享建筑”的概念逐步扩大,由建筑组成“共享社区”,成为了新一代年轻人生活方式[1-3]。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已经逐渐进入了存量发展的阶段,由于土地和建设用地资源的短缺,老旧社区成为了城市存量用地的主角,以往旧城的大规模拆建已经不再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公共空间微更新”成了新的尝试。虽然老旧社区存在有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差等诸多问题,但其具有公共设施布置完善、邻里关系和睦等既有优势[4-5]。
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中提出了补市政基础设施、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小区自治管理、规范空间利用等要求,老旧社区的更新和改造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课题[6-7]。
义仓社区位于合肥市老城区内,辖区总面积0.53 km2,西临著名的宿州路商业街;东靠环境优美的逍遥津公园;北接绿树葱郁的环城马路,南到车水马龙的寿春路,社区内部常住居民3 050户、7 768人,暂住人口484人。辖区企事业单位20余家,60岁以上的老人占社区人口的1/3。社区周边基础设施完善,靠近医院、商业综合体和学校(图1),内部公共设施丰富: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外部营业的盛安公寓,服务于社区内部的小诊所(图2)。这些条件为社区内部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
图1 区位分析
Fig.1 Location analysis
图2 总平面
Fig.2 General layout
义仓社区属于合肥庐阳区的老旧住宅区,建筑形制早已形成,社区建设不够完善,落后于城市发展,社区用地比较紧张,无法大刀阔斧地进行重建,因此可以尝试对公共空间微更新,打造共享平台,完善社区建设,同时与城市接轨。根据现状和对义仓社区公共空间的调研分析发现:义仓社区内大多现有的公共空间具有发展成为共享空间的潜能,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完善,同时需要建设新的共享空间来丰富社区生活。
2.3.1 废弃建筑
义仓社区的北边有许多低矮裙房和部分乱搭乱建的空间,原为仓库使用,现已废弃(图3、图4)。其构成了该社区的一道边界,阻隔了社区居民与公园的联系,使得社区内环境混乱,降低了空间的利用率,无论是从街道立面还是社区环境都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拓展社区北边的边界。
图3 废弃建筑实景
Fig.3 The photo of abandoned buildings
图4 废弃建筑平面分布
Fig.4 Layout of abandoned buildings
2.3.2 街道空间
由图2可知:社区内部的道路对城市道路开放,使得社区内部交通组织混乱,各种交通工具混道齐行,部分车辆随意停在街道上占用了部分公共空间,使得原本放置在街道两旁的座椅被荒废。同时结合社区内居民的活动模式可知,街道是居民共享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到下午居民会在街道两旁喝茶、下棋等,但是由于该行为是自发的,因此相应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同时缺乏组织性。这为社区街道空间的治理增加了负担。同时步行街道与景观空间设置不够系统,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景观结构布局。
2.3.3 阴角空间
阴角空间能够形成一定的围合,给人们提供一定的空间感,且同时能够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因此社区内部的阴角空间也是人们发生部分共享活动的场所。义仓社区内部的阴角空间主要是由居民楼围合而成(图5),因为社区建成年代久远,人们对阴角空间的利用率不够,阴角空间的主要空间形成如图6所示,其有待重新规整与开发。
图5 阴角空间分布
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hadows
图6 阴角空间的主要空间形式
Fig.6 The main spatial form of shadows space
通过前期对社区的调研和分析可知:义仓社区的开放度较高,社区内部的人流一部分来自于社区外。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改造废弃建筑来为社区内部植入新的业态空间,可考虑将其改造成咖啡馆、酒吧、图书馆等服务场所,不仅为社区内部提供了共享空间,也促进了社区居民与外来人流的共享,丰富了共享空间的使用人群。同时结合人们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对建筑功能进行不同时段的分化,提高对建筑的利用效率。
上坪古村通过改造废弃建筑植入新业态来推动其乡村复兴计划,村落中存在若干闲置的构筑物,如猪圈、杂物棚等。有趣的是,猪圈和杂物棚的位置极为显眼,占据了场地中视觉和景观的焦点位置。独特的位置和文化、景观条件决定了这里必然会成为人群聚集和共享的场所,但是由于缺少休憩、餐饮等服务设施,使得乡村经济相对滞后,因此希望能够将废弃的农业设施改造,引入图书馆、餐馆、酒吧等功能,为乡村吸引新的人流,在此处与村民共享乡村生活、文化与风景(图7、图8)。同时结合每年旅游时间,旺季时为游客提供体验活动与传统的戏剧表演,淡季时则成为了居民的生产场所。
图7 改造后的凉亭
Fig.7 The transformed gazebo
图8 改造后的阅览空间
Fig.8 The transformed reading space
由于废弃建筑常常构建了社区的边界,阻碍了居民与公园之间的联系,为了打破界限,通过将老旧建筑改造成灰空间或室外平台,使其在成为公园风景的同时又为居民提供了共享空间。也可以在公园和废弃建筑之间植入跑道,跑道和灰空间或平台结合,将跑道与社区道路区分开,供人们散步停留。张庙科普健身广场通过将广场舞平台、景观、跑道相结合的方式,改造了城市的转角空间,同时结合场地原有的功能需求,为该空间的公共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今这个小小的街角成为了人们休憩、共享的热闹空间(图9)。
图9 充满活力的街角空间
Fig.9 The vibrant corner space
社区内的街道空间不仅仅连接了社区内不同空间的路径,还融合了社区内部部分景观空间,同时也是居民发生共享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
义仓社区内步行街道较为宽敞,可供七八人并行,但由于各种交通工具混道齐行以及随意停车,使得共享活动减少。因此在较宽步行道上,可以将其宽度缩减,让出一部分空间作为休憩、交流和绿化,作为共享文化交流的空间,同时可将另一侧改为停车场。这就减小了混乱停车对于共享空间舒适性的干扰(图10),形成了慢行交通体系。社区内部沿街一层主要功能为商业,完善了慢行交通体系的服务设施。
图10 改善街道空间策略[7]
Fig.10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treet space
由于社区规划比较拥挤,无法设置中心景观,因此街道景观空间的打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渗透以及多层次景观空间的营造,应完善现有的景观结构布局,形成“一带多核”的景观结构布局。
一带——在社区内人车分化合理的步行街的基础上,形成环形景观带。
多核——沿景观带设置核心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可结合社区内的阴角空间、废弃建筑布置),并通过步行路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景观节点可以是健身娱乐小广场,也可以是空间尺度较小的半包围空间(图11)。
图11 义仓社区“一带多核”策略示意
Fig.11 Schematic diagram of “one belt multi-core” strategy
in Yicang community
利用阴角空间的半围合性,摆放如轻便易移动的座椅、健身设施等,能够使街道充满活力,激发社区的共享。完善阴角空间的绿化,通过地面铺装及灯光等方法对人流进行一定的引导。由于该社区内的阴角空间主要是面向街道,因此改善绿化,提供一定的座椅,能够对人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同时也缓解了街道上的人流。
在步行街的阴角空间设置景观,如锯齿形踏步、绿化或公共设施等,使空间充满活力。增加的空间也作为建筑立面的过渡空间,使多层住宅楼尺度更宜人,削弱压迫感(图12)。
另外,可以植入有当地文脉特色的景观小品于阴角空间中,共享公共空间的同时呼应城市文化。
图12 步行街阳台景观空间
Fig.12 Balcony landscape space in pedestrian street
将社区内部公共空间微更新成共享空间,不仅改善了社区内部的公共空间,为社区内居民提供了共享场所,还能够扩大共享空间的范围及使用人群。以共享空间为平台,加强老旧社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为社区注入活力,通过这种方法引起社会对老旧社区的关注,从而改变当前老旧社区发展落后于城市的现状。对于废弃建筑的一些改造方法,其中植入新业态,即将其改造成酒吧、图书馆等也是考虑到与城市的共享[8-10]。
考虑到义仓社区本身的区位优势:古逍遥津公园、淮河路步行街等(图1),可以尝试打造15 min社区共享生活圈——在社区周边15 min步行范围内,可到达公交站点、古逍遥津公园、淮河路步行街等地点,使得社区步行系统与宿州路、寿春路、环城公园北路的步行系统相衔接,慢行交通方式到达公共活动空间,激发共享行为。
在共享时代的背景下,通过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激活已有社区的发展模式,打造社区的共享平台,激发公共空间的多时段、多层次的利用,模糊社区与城市之间的边界,促进老旧社区与城市之间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改变老旧社区落后于城市发展的现状,同时能够将社区资源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以它为节点打造城市共享圈,使老旧社区和城市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1] 蔡永洁,史清俊.以日常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微更新:一次毕业设计中的上海老城区探索[J].时代建筑,2016(4):18-23.
[2]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 李淼.基于城市共享的公共建筑及其环境一体化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4] 李彦伯.城市“微更新”刍议兼及公共政策、建筑学反思与城市原真性[J].时代建筑,2016(4):6-9.
[5] 曲艺,张然,刘畅,等. 北方城市开放性公园空间优化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18(2):106-111.
[6] 素德·文卡斯特.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7] 孙远卓,单学军,尚鹏,等.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C]//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建设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8] 唐燕.评《城市设计:作为过程与结果的类型学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3(1):195-197.
[9] 原研哉.理想家:2025[M].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6.
[10] 张睿.国外“共享居住”社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